[實用新型]鎳電鍍液中的稀土雜質的除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7298.6 | 申請日: | 2014-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55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蒲池政直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5D21/18 | 分類號: | C25D21/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蔣亭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鍍 中的 稀土 雜質 除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去鎳電鍍液中的稀土雜質的除去裝置。
背景技術
在稀土磁鐵中,特別是R-Fe-B基燒結磁鐵(R為包含Y在內的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種以上且一定包含Nd),磁特性高而被廣泛使用,但作為主要成分含有的Nd、Fe非常容易生銹。因此為了提高耐蝕性,對磁鐵表面實施防銹覆膜。其中鎳電鍍的硬度高,而且鍍敷工序的控制也比非電解鍍敷簡便,從而也被廣泛應用于上述基磁鐵。
在基于所述鎳電鍍的鍍敷覆膜的成長過程的最初期,有時在成膜的同時被鍍敷物的成分溶解到鍍敷液中。
特別是在鍍敷液的pH傾向于酸性側時、被鍍敷物易溶解于鍍敷液時,被鍍敷物溶解于鍍敷液,并以雜質的形式蓄積于鍍敷液中。
R-Fe-B基燒結磁鐵的情況下,作為主要成分的Nd等稀土元素、Fe溶解于鍍敷液成為雜質。
因此,若繼續進行鍍敷處理,則作為磁鐵原材的主要成分的Nd等稀土雜質、Fe在鍍敷液中持續溶解蓄積。為了以無雜質的狀態進行鍍敷,需要在每次鍍敷處理建浴新的鍍敷液。在制造工序中在每次鍍敷處理建浴新的鍍敷液會造成成本上升而難以實現??梢哉f實質上是不可能的。
鎳電鍍時,通常若在鍍敷液中含有雜質,則容易發生光澤的變化、與被鍍敷物的密合不良、燒灼(燒焦)等。
例如,若稀土元素在鍍敷液中作為雜質蓄積達到一定數量以上,則在鍍敷覆膜和磁鐵原材之間密合性降低而發生剝離,或者發生鍍敷覆膜成膜中的電流間歇為起因的層內剝離即雙重鍍敷。
是否密合性降低而發生雙重鍍敷這樣的不良取決于鍍敷液的組成、鍍敷條件,但根據本發明人的實驗可知,若稀土雜質量超過700ppm(主要是Nd雜質)則容易發生。另外也可以確認,基于滾筒方式的鍍敷中,由于局部地大的電流流過被鍍敷物,因此容易發生雙重鍍敷。
以工業量產規模實施鎳電鍍時,保持鎳電鍍液中完全沒有稀土雜質的狀態,從制造成本的觀點出發是不現實的,通常不被采用。但是,從品質控制的觀點出發,期望稀土雜質量不超過700ppm,控制得較低。
作為除去溶解于鎳電鍍液的Fe等雜質的方法,通常進行如下的方法:向鍍敷液添加碳酸鎳等鎳化合物,提高鍍敷液的pH(也有時同時添加活性炭除去有機雜質),然后進行空氣攪拌,由此使雜質析出,然后進行過濾的方法;向鍍敷液中浸漬鐵網、鐵板,以低電流密度進行陰極電解的方法。
這些方法作為除去溶解于鎳電鍍液的鐵、有機物雜質的方法是有效的,但除去稀土雜質極其困難。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使用用于稀土金屬的精制、分離的試劑,從鎳電鍍液除去稀土雜質的方法和裝置。
該方法作為降低鎳電鍍液中的稀土雜質的一種方法,被認為是有效的。
但是為了實現該方法,需要采用復雜的工序,沒有效率,而且需要特別的試劑。由此,裝置、操作均變得煩雜,構成也必然變復雜。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62600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包含比較簡單的構成,操作性好,能夠比較簡便且有效地除去鎳電鍍液中的稀土雜質的除去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實用新型的鎳電鍍液中的稀土雜質的除去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將包含稀土雜質的鎳電鍍液加熱的加熱單元,將包含通過利用所述加熱單元的加熱而析出的析出物的鎳電鍍液冷卻的冷卻單元,和從利用所述冷卻單元冷卻的鎳電鍍液中分離并除去所述析出物的分離除去單元。
優選:所述加熱單元能夠將所述包含稀土雜質的鎳電鍍液加熱至80℃以上,所述冷卻單元能夠將利用所述加熱單元加熱后的包含所述析出物的鎳電鍍液冷卻至加熱前的溫度。
優選:所述加熱單元是加熱器或加熱用熱交換器,所述冷卻單元是冷卻管或冷卻用熱交換器。
優選所述分離除去單元是過濾器或沉降槽。
優選所述加熱單元、冷卻單元和分離除去單元隔著所述加熱單元與蓄積包含稀土雜質的鎳電鍍液的貯液槽相連接。
優選:所述貯液槽為鍍敷槽,以能夠使利用所述分離除去單元除去了所述析出物的鎳電鍍液返回所述鍍敷槽的方式進行連接。
優選:在所述鍍敷槽和加熱單元之間配置有泵作為轉移單元,所述轉移單元將蓄積于所述鍍敷槽的包含稀土雜質的鎳電鍍液轉移至加熱單元。
實用新型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72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