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胎成型鼓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6758.3 | 申請日: | 2014-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27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延書;聞德生;李彥海;虎勐;譚麗麗;王祥竹;李興瑞;趙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D30/24 | 分類號: | B29D30/24;B29D3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橡膠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輪胎反包作業的輪胎成型鼓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在橡膠輪胎制造過程中,輪胎成型機上的成型鼓主要用于輪胎胎側膠的反包。
現有技術中,成型鼓一般包括一個中空柱狀的、在其內部設置有左、右旋滾軸絲杠的主軸,主軸外圓周上套設有鎖塊組件和反包裝置,鎖塊組件用于反包時將輪胎鎖定定位,反包裝置用于對胎側膠進行反包,同時鎖塊組件和反包裝置均為兩套,以主軸垂直中心線對稱設置,以便對輪胎兩面胎側進行鎖定和反包。其中,鎖塊組件包括鎖塊缸體、多組連桿和多組胎體鎖塊,反包裝置包括氣缸滑動套、氣缸體,以及沿主軸外圓周均勻設置的多個反包桿,反包桿前端設置有反包滾輪,后端與氣缸滑動套鉸接。反包時,當完成胎體簾布的貼合和鋼絲圈定位時,通過驅動主軸內的左、右旋滾軸絲杠,使得鎖塊組件和反包裝置向主軸中心移動,此時,通過向反包裝置的氣缸體中通入空氣以驅動反包桿前端的反包滾輪從胎側至胎冠進行反包滾壓作業。
為使胎側膠盡可能地貼合反包,反包滾輪對胎側部位會有一定的壓力,且相鄰反包桿反包時存在間隙,則反包后胎側存在壓痕,在輪胎硫化充高壓后,會出現胎側部位高低不平的現象(俗稱“紅太陽”),嚴重影響了輪胎質量。
為解決反包滾輪壓痕的問題,申請號為97182206.9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雙排桿成型鼓,通過長短反包桿的先后動作,短桿上的滾輪來彌補長桿上滾輪滾壓不到的地方,由此來達到改善胎側壓痕的效果。其具有以下缺點和不足:1、短反包桿的反包力主要是通過反包桿上的膠條來實現,但膠條力太小,對胎側膠料幾乎不起作用;2、長短反包桿動作有先后,當長反包桿反包后,胎側膠料基本的擠壓已經形成,短桿此時再動作基本不起效果;3、成本較高;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改變反包桿的數量,增大反包桿滾輪壓過的面積,或者改變反包桿上滾輪的結構,如單滾輪、雙滾輪、多滾輪等;其具有以下缺點和不足:1、反包桿的數量不能無限制的增加;2、增加反包桿數量導致成型鼓設備成本增加;3、無論反包桿數量如何增加,都達不到完全無縫壓痕的效果;????4、改變滾輪的結構形式會造成成型鼓的不穩定性;5、滾輪不能無限制的增加,且同樣達不到完全無縫壓合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輪胎成型鼓,可以解決現有技術輪胎反包后胎側存在壓痕,且壓痕過深,充氣后出現胎側部位膠料高低不平的輪胎質量問題。
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輪胎成型鼓,包括主軸和設置在主軸上的鎖塊組件和反包裝置,所述鎖塊組件包括鎖緊缸體,所述反包裝置包括沿主軸外圓周均勻設置的多個反包桿,所述反包桿前端設有反包滾輪,所述鎖塊組件與其對應側反包裝置上套設有同一筒狀的柔性覆蓋物,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前端至少覆蓋反包桿滾輪,后端連接在所述反包裝置上,當所述反包裝置反包到位時,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前部分完全貼合在輪胎胎側上。
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前端緊固在所述鎖塊組件上。
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后端連接在所述反包裝置的反包桿上,所述反包桿上間隔設有用于與所述柔性覆蓋物接觸的滾輪。
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后端通過一回復彈性件連接在反包裝置上。
至少其中一個所述反包桿上設有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包括沿所述反包桿長度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道內設有與其滑動配合的滑動部件,所述滑動部件一端通過一回復彈性件連接于所述反包桿,另一端連接于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后端。
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后端呈鋸齒狀。
所述柔性覆蓋物的前端螺釘緊固或壓簧壓緊在所述鎖塊組件的鎖緊缸體上。
所述柔性覆蓋物的材質為橡膠或硅膠或聚氨酯。
所述回復彈性件為彈簧或膠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設置柔性覆蓋物,在反包裝置的反包桿撐起進行反包時,使得反包桿滾輪先與柔性覆蓋物接觸,由于柔性覆蓋物本身具有彈性,反包桿滾輪能夠將柔性覆蓋物前部分撐起并隨反包桿滾輪的反包擠壓貼合在胎側膠料上,則避免了反包桿滾輪對胎側膠料的直接擠壓,對反包桿滾輪的擠壓力起到了緩沖的作用,降低了反包桿滾輪對于胎側膠料的擠壓力;同時,由于柔性覆蓋物的自身彈性作用,能夠擴展,對于反包桿滾輪作用在胎側膠料上的擠壓力起到了分散的作用,進一步降低反包桿滾輪對于胎側膠料的擠壓力,從而大大減輕了輪胎反包后胎側存在的壓痕,改善了輪胎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輪胎成型鼓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67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沖壓治具氣缸聯接結構
- 下一篇:搓板堵塞自動清潔裝置及其清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