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配、混料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6520.0 | 申請日: | 2014-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4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虎平;李海平;吳吉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陽紅巖鐵合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0 | 分類號: | B01F13/00;B01F15/02;B01F15/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 |
| 地址: | 455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合金冶煉領域,尤其是涉及自動配、混料系統。
背景技術
在合金冶煉工藝過程中,首先要將破碎后的各種原料按比例進行配料、混料,然后輸送到冶煉爐中進行冶煉。目前,用于冶煉行業的配料、混料系統存在自動化程度較低,配、混料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配、混料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配、混料系統,包括設置在配料槽內的第一輸送帶,在所述配料槽內位于所述第一輸送帶上方沿其縱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失重秤,位于每個所述失重秤的上方均設置有喂料斗;第一輸送帶的出料口與第二輸送帶的進料口相銜接,所述第二輸送帶的出料口通過第一導料板與臥式混料罐的進料口相銜接;所述臥式混料罐的出料口通過第二導料板與第三輸送帶進料口相銜接,所述第三輸送帶出料口與冶煉爐進料口相銜接;在所述臥式混料罐的外壁上沿縱向間隔鉸接有多個錘體。
為確保操作人員安全和防止大塊物料進入所述喂料斗內,在所述喂料斗的進料口設有防護網。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實現將各種原料按比例進行配料、混料的連續自動化成產。工作時,按設計要求將所需各種原料分別置于對應的喂料斗內,按設定配比調整各個失重秤的砝碼標定,各個失重秤根據各自的砝碼標定計算出實際瞬間排到第一輸送帶上的原料量。經配料后的各原料經第二輸送帶、第一導料板進入臥式混料罐內進行混合,經均勻混合后的物料通過第二導料板、第三輸送帶輸送給冶煉爐。為防止在混料過程中物料黏附在臥式混料罐內壁上而影響均勻性,在臥式混料罐的外壁上沿縱向間隔鉸接有多個錘體,這樣,臥式混料罐旋轉過程中各錘體在重力作用下不斷地敲擊臥式混料罐外壁,大大提高了混料的均勻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配、混料系統,包括設置在配料槽1內的第一輸送帶2,在所述配料槽1內位于所述第一輸送帶2上方沿其縱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失重秤3,位于每個所述失重秤3的上方均設置有喂料斗4;第一輸送帶2的出料口與第二輸送帶5的進料口相銜接,所述第二輸送帶5的出料口通過第一導料板6與臥式混料罐7的進料口相銜接;所述臥式混料罐7的出料口通過第二導料板8與第三輸送帶9進料口相銜接,所述第三輸送帶9出料口與冶煉爐10進料口相銜接;在所述臥式混料罐7的外壁上沿縱向上、下交錯間隔鉸接有三個錘體11。為確保操作人員安全和防止大塊物料進入所述喂料斗4內,在喂料斗4的進料口處設有防護網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陽紅巖鐵合金有限公司,未經安陽紅巖鐵合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65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