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5844.2 | 申請日: | 2014-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10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健;文小平;秦嶺;趙海;崔瀏;王立;張波;程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7D1/02 | 分類號: | F17D1/02;F17D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鵬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備份 冗余 減壓 供氣 回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系統,特別是一種涉及供氣設備的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動力系統中,供氣設備主要是針對噴射裝置及發動機的不同時序要求,提供不同介質、流量的高中低壓各類氣體。由于噴射裝置的用氣設備對所需氣體的壓力精度、介質流量與持續穩定性要求較高,同時上位任務系統對供氣設備遠程操作化、無人值守自動化控制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目前普遍應用于各噴射裝置中的供氣管路設計結構,已不能滿足噴射裝置對供氣設備可靠性的需求。
因此急需一種能夠提高供氣系統可靠性的控制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包括氣源進口、供氣口、放氣口、過濾器、第一手閥、第二手閥、第三手閥、第四手閥、主減壓閥、備份減壓閥、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第一壓力表、第二壓力表、第三壓力表、第一壓力變送器、第二壓力變送器、安全閥;
氣源進口通過過濾器接入第一手閥的進氣口,第一手閥的出氣口與第二手閥的進氣口之間經供氣管連接,第一手閥的出氣口連接主減壓閥的進氣口,第二手閥的進氣口連接備份減壓閥的進氣口,第二手閥的出氣口連接放氣口,主減壓閥的出氣口連接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的進氣口,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的出氣口通過供氣管連接第四手閥的出氣口,第四手閥的進氣口經供氣管連接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的出氣口,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的進氣口經供氣管連接備份減壓閥的出氣口,備份減壓閥的出氣口連接第三手閥的進氣口,第三手閥的出氣口連接放氣口。
所述第一手閥向第二手閥連結的供氣管上依次連接安裝有第二壓力變送器、第二壓力表,在主減壓閥和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之間的供氣管上安裝有第一壓力表,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與第四手閥之間的供氣管上依次連接安裝有安全閥和第一壓力變送器,安全閥和第一壓力變送器之間的供氣管經另一供氣管接供氣口,備份減壓閥與第三手閥之間的供氣管上連接有第三壓力表。
上述連接關系中形成了兩條氣流通路分別為:主供氣通路、備份供氣通路;
主供氣通路為:氣源進口—過濾器—第一手閥—第一氣路節點—主減壓閥—第三氣路節點—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第四氣路節點—供氣口;
備份供氣通路為:氣源進口—過濾器—第一手閥—第一氣路節點—第二氣路節點—備份減壓閥—第五氣路節點—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第四手閥—第四氣路節點—供氣口;
本實用新型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提高了供氣設備的供氣可靠性,增強了對設備的遠程控制能力,實現了設備的備份冗余自動切換功能,從而提高了整個供氣系統的可靠度。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備份冗余減壓供氣回路包括過氣源進口IQ、供氣口GQ、放氣口CQ、過濾器G、第一手閥JF_1、第二手閥JF_2、第三手閥BJF1、第四手閥BJG1、主減壓閥JQ1、備份減壓閥BJQ1、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DG1、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BDG1、第一壓力表P1、第二壓力表P_1、第三壓力表PB1、第一壓力變送器BP1、第二壓力變送器BP_1、安全閥AF1;
氣源進口IQ通過過濾器G接入第一手閥JF-1的進氣口,第一手閥JF-1的出氣口與第二手閥JF-2的進氣口之間經供氣管連接,第一手閥JF-1的出氣口連接主減壓閥JQ1的進氣口,第二手閥JF-2的進氣口連接備份減壓閥BJQ1的進氣口,第二手閥JF-2的出氣口連接放氣口CQ,主減壓閥JQ1的出氣口連接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DG1的進氣口,兩位兩通常開電磁閥DG1的出氣口通過供氣管連接第四手閥BJG1的出氣口,第四手閥BJG1的進氣口經供氣管連接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BDG1的出氣口,兩位兩通常閉電磁閥BDG1的進氣口經供氣管連接備份減壓閥BJQ1的出氣口,備份減壓閥BJQ1的出氣口連接第三手閥BJF1的進氣口,第三手閥BJF1的出氣口連接放氣口CQ;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58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