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超聲波霧化法的輸料皮帶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3384.X | 申請日: | 2014-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3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程子夏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子夏 |
| 主分類號: | B65G45/22 | 分類號: | B65G45/2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趙佳民 |
| 地址: | 257237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超聲波 霧化 皮帶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超聲波霧化法的輸料皮帶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的工礦業、農作物加工企業在治理皮帶輸送物料的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治理只局限于在皮帶倉3加霧化噴頭通過壓縮機主機產生8-10MPa的高壓水通過噴頭霧化,治理粉塵,又或者使用空氣壓縮機產生高壓空氣及使用恒壓供水裝置產生0.4-0.6MPa恒壓水,使用水氣混合噴頭使水霧化,治理粉塵。都是用了一個物理原理:裝置能夠產生大量直徑在1-100um的水滴顆粒,在遇到1-100um的粉塵顆粒時能快速吸附,聚合成大顆粒團降落在皮帶的物料表面上的方法,但是這兩種水霧產生方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比如第一種通過壓縮機制造高壓水通過霧化噴頭產生水霧治理粉塵的方式,它因為霧化水滴顆粒的直徑較小,在設計的時候霧化噴頭的出水孔直徑也是很小,在水質不能達到超純凈,零礦物質的時候經常會堵塞噴頭或者在開停機之間使水中礦物質蒸發吸附在噴頭孔中,使噴頭失去霧化效果,產生水滴滴落,不僅不能達到治理粉塵的目的反而使水滴污染物料。
第二種方式,通過空氣壓縮機產生高壓空氣帶動常壓水通過水氣混合霧化噴頭治理粉塵的方式,在實際生產使用過程中,為了達到霧化效果必須需要大流量的氣體流量才能實現,這一情況直接導致了皮帶倉3內氣體大量往外流散,在流散過程中帶走了大部分的水粉吸附顆粒,治理效果不佳,沒有達到水霧混合治理輸料皮帶粉塵的目的,同時因為需要較高的氣體流量所以需要大功率空氣壓縮機,大大增加的能源的損耗,非常不利于成本的節約,企業利潤的提升。壓縮機功率不夠時會導致霧量偏少,達不到治理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超聲波霧化法的輸料皮帶除塵裝置,采用超聲波霧化器產生大量微水滴霧化顆粒,在遇到粉塵顆粒時能快速吸附,聚合成大顆粒粉塵團降落在皮帶的物料表面上來達到輸料皮帶除塵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超聲波霧化法的輸料皮帶除塵裝置,包括進料管道,所述進料管道通過進料口與皮帶倉相連通,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回風霧系統管道、霧化箱和至少一個送風霧系統管道,霧化箱內設有至少一個超聲波霧化器和至少一個送風機;超聲波霧化器設置在工作水面之下,皮帶倉、回風霧系統管道、送風機、霧化箱和送風霧系統管道依次連通構成水霧循環系統。超聲波霧化器內的霧化片高速震蕩在霧化箱水面產生的大量1-100um的霧化顆粒隨著送風機產生的風壓上升然后經過送風霧系統管道到達皮帶倉,進而與進料口物料下落、震蕩及其它各種情況產生的直徑1-100um粉塵顆粒快速吸附,聚合成大顆粒團聚落在皮帶的物料表面上進行首次除塵,沒有聚落的粉塵將隨著空氣流動由回風霧系統管道經送風機帶入霧化箱進行二次除塵
????更進一步的,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皮帶倉、回風霧系統管道、送風機、霧化箱和送風霧系統管道、進料管道依次連通構成水霧循環系統。將送風霧系統管道與進料管道直接連通,這樣利用進料管道實現原來的功能,不用再拉長送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相連通,也不用加設送風霧系統管道防護柵,節省了大量原料。而且送風霧系統管道與進料管道相連通能夠使得除塵功能在進料管道就可以實現,增強除塵效果。
更進一步的,沿皮帶倉物料傳送方向,回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的連通口設置在進料口遠端位置,送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的連通口設置在進料口近端位置,進料口后方和回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的連通口前方各設有一個一號擋簾;一號擋簾底部與皮帶倉內皮帶貼合,從而使每個進料口的除塵區域都為封閉空間,加強了水霧循環效果;回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的連通口和所述送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的連通口之間設有一個二號擋簾,將每個進料口的封閉除塵空間又劃分為首次除塵區域和二次回風區域,送風霧系統管道不斷輸出大量霧化顆粒,霧化顆粒在首次除塵區域不斷累積增加形成?云霧空間,一旦出現粉塵顆粒,就會快速吸附聚合成大顆粒團聚落在皮帶的物料表面上;所述二號擋簾底部高于皮帶倉物料頂端10-15cm,首次除塵區域未聚落的粉塵顆粒經二號擋簾與物料之間的空隙進入二次回風區域,然后由回風霧系統管道帶入霧化箱;所述回風霧系統管道與皮帶倉連通端口為橫向喇叭狀,以使二次回風區域內空氣均勻的流動和循環。一號擋簾和二號擋簾為塑膠式擋簾;也可以用其他軟性材料替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子夏,未經程子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33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燈具防燈泡錯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空調的回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