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進紗修理漿紗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3343.0 | 申請日: | 2014-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65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尹紅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裕澤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B3/04 | 分類號: | D06B3/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理 漿紗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進紗修理漿紗機。
背景技術
漿紗機是紡織出樣必備的設備,廣泛地運用在色織、毛紡、染色、制線等紡織領域。經紗上漿作為織前準備的一道重要工序,直接影響到織造質量和織造效益,現有的漿紗機上的紗線由整經軸出來直接進入漿槽,由于紗線表面毛羽較多,摩擦力較大,光潔度差,導致紗線上漿質量不高、影響坯布的整體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漿紗機進紗毛羽較多,光潔度差,上漿質量低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進紗修理漿紗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進紗修理漿紗機,包括機架、整經軸、漿槽、烘箱、吹風裝置和車頭,整經軸、漿槽、烘箱、吹風裝置和車頭依次排列組裝在機架上,整經軸和漿槽之間設有拋光裝置,拋光裝置由刷毛筒、刮毛器和撣毛輪依次排列組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刷毛筒為滾筒結構,內壁上設有刷毛。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刮毛器由三塊刮板排列組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每塊刮板的中央都設有刮毛孔,刮毛孔的直徑從左往右依次變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撣毛輪的圓周上設有彈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整經軸和漿槽之間設置由刷毛筒、刮毛器和撣毛輪依次排列組成的拋光裝置,紗線首先穿過刷毛筒,在刷毛的滾刷下初步清除浮毛,然后經過三塊刮板,穿過直徑逐漸變小的刮毛孔,逐步剔除紗線上的毛羽,最后經過撣毛輪上彈片的彈撥,抖掉雜毛后再進入漿槽,大大提高了上漿效果,進而提高了產品的整體質量,還節約了原料。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整經軸,3.?漿槽,4.?烘箱,5.?吹風裝置,6.?車頭,7.?拋光裝置,8.?刷毛筒,9.?刮毛器,10.?撣毛輪,11.?刷毛,12.?刮板,13.?刮毛孔,14.?彈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進紗修理漿紗機,包括機架1、整經軸2、漿槽3、烘箱4、吹風裝置5和車頭6,整經軸2、漿槽3、烘箱4、吹風裝置5和車頭6依次排列組裝在機架1上,整經軸2和漿槽3之間設有拋光裝置7,拋光裝置7由刷毛筒8、刮毛器9和撣毛輪10依次排列組成。刷毛筒8為滾筒結構,內壁上設有刷毛11。刮毛器9由三塊刮板12排列組成。每塊刮板12的中央都設有刮毛孔13,刮毛孔13的直徑從左往右依次變小。撣毛輪10的圓周上設有彈片14。
在整經軸2和漿槽3之間設置由刷毛筒8、刮毛器9和撣毛輪10依次排列組成的拋光裝置7,工作時,紗線從整經軸2過來,首先穿過刷毛筒8,在刷毛11的滾刷下初步清除浮毛,然后經過三塊刮板12,穿過直徑逐漸變小的刮毛孔13,逐步剔除紗線上的毛羽,最后經過撣毛輪10上彈片14的彈撥,抖掉雜毛后再進入漿槽3,紗線表面光潔無毛羽,大大提高了上漿效果,進而提高了產品的整體質量,還節約了原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裕澤帶業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裕澤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33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火材料真空吸附加工裝置
- 下一篇:針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