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電子仿真蠟燭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2445.0 | 申請日: | 2014-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4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胡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大業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10/04 | 分類號: | F21S10/04;F21V14/00;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瑩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電子 仿真 蠟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飾照明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子仿真蠟燭。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各種場合,由于照明和美觀上的需求,使得蠟燭的使用日趨頻繁,而蠟燭的一次使用也帶來了資源耗費的問題。同時,真實的蠟燭燃燒時容易受到空氣流動的影響,使得燭光隨風搖曳,忽明忽暗,不易控制,并且有時候會帶來危險甚至產生安全隱患。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社會的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一些外形與蠟燭外形相似的電子仿真蠟燭。電子仿真蠟燭可以借由光源所投射的燈光來模擬蠟燭點燃的效果,因此在酒吧、咖啡廳、舞廳等場所已被得到廣泛使用。
目前,市面上現有的電子仿真蠟燭一般包括呈蠟燭形狀的外殼體以及設置在外殼體內部的機殼、機座等部件,而火焰片、發光機構、擺動機構和光源等部件安裝在機殼或機座上后固定在外殼體內部。由于上述的技術方案結構復雜,外殼體內腔要有足夠的空間用于安裝機殼和機座,導致電子仿真蠟燭的生產工藝復雜,從而提高生產成本。還有一些電子仿真蠟燭的燈雖然做成火焰的形狀,但是其火焰部分是固定不動的,總是保持一種形狀,從而缺少能使其看起來更為形象的“動感”,尤其是隨風而動的感覺,這樣與真實的蠟燭火焰相比區別較大,仿真程度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質量更有保障,從而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益的新型電子仿真蠟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新型電子仿真蠟燭,包括外殼體、火焰片和用于將光投射到火焰片上的發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片包括火焰狀上片,火焰狀上片直接可擺動地設置在外殼體上部。
在上述方案中,外殼體可涂覆或套接蠟燭材料或直接制成蠟燭形狀,而火焰狀設置的位置與現有電子仿真蠟燭火焰片的安裝位置不同,現有的電子仿真蠟燭需要在外殼體內部設置安裝火焰片的機殼,火焰片擺動的支撐點設置在機殼內或機殼上;而本實用新型火焰片的火焰狀上片直接擺動地設置在外殼體上部,火焰片擺動的支撐點是設置在外殼體上部的,該結構可簡化電子仿真蠟燭的內部結構,從而有效解決現有電子仿真蠟燭在結構上的局限性,以實現可營造出逼真的蠟燭火焰跳動形態的同時,也可降低生產成本。
更具體地說,所述火焰狀上片直接可擺動地設置在外殼體上部是指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一)所述火焰狀上片通過底部設置的膨脹部直接可擺動地設置在外殼體上部;(二)所述火焰狀上片設置有孔,支撐部件穿過孔將火焰狀上片直接可擺動地安裝在外殼體上部。
第(一)種方式中,所述膨脹部是指:與外殼體上部端面之間接觸面為弧形的膨脹部;或者所述膨脹部是指:與外殼體上部端面之間接觸面為球面的膨脹部。
在第(一)種方式中,通過調整膨脹部的配重,實現火焰狀上片穩定設置在外殼體的上部端面。而帶有球面或弧形的膨脹部的設計使得火焰狀上片在自然風的吹動或外力作用下向多個方向進行不規則的晃動或搖擺。這種火焰狀上片的設計,使得火焰片的安裝特別簡單。
在第(二)種方式中,支撐部件可采用由金屬絲或線做成支桿,支桿兩端分別設置在外殼體兩側壁或設置在外殼體上端面,火焰狀上片通過支桿穿過孔設在或懸掛在外殼體的上部,并通過自然風的吹動或外力作用下向多個方向進行不規則的晃動或搖擺。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外殼體上部端面開設有通孔二;所述火焰片還包括與火焰狀上片連接的下片,所述下片通過通孔二設置在外殼體內。設置有膨脹部的火焰片的下片伸入通孔二設置在外殼體內,火焰狀上片通過膨脹部定位在外殼體的上部;設置有支撐部件穿過的火焰片的下片伸入通孔二設置在外殼體內,火焰狀上片通過支撐部件設在外殼體的上部。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設置在外殼體內的擺動機構;所述擺動機構包括被動裝置和用于驅動被動裝置的動力裝置;所述被動裝置為帶動火焰片晃動或搖擺的擺動體,所述擺動體與火焰片的下片連接。擺動地設置在外殼體上部端面的火焰狀上片可通過下片與擺動體連接,其在動力裝置驅動下向多個方向進行不規則的晃動或搖擺。
所述外殼體上部端面開設有通孔一,發光機構通過通孔一安裝在外殼體上部端面上;或者發光機構設置在外殼體內部,并將燈光通過通孔一投射到火焰片上。現有電子仿真蠟燭的發光機構大多安裝在機座或機殼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電子仿真蠟燭的內部結構相比,發光機構直接安裝在外殼體上可節省安裝機座的空間和成本。
所述擺動機構是指如下方式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大業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大業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24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