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同時攜帶膏劑進行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2107.7 | 申請日: | 2014-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00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月霞;盧菲;遲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月霞 |
| 主分類號: | A61M35/00 | 分類號: | A61M35/00;A61H15/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 地址: | 256600 山東省濱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時 攜帶 膏劑 進行 涂抹 按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對皮膚病患者背部患處同時進行藥膏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具體的講,是涉及一種可同時攜帶膏劑進行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護理過程中,發現對于一些在背部的皮膚病例如:牛皮癬、濕疹和白癜風等,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在對患者背部的皮膚進行膏劑的涂抹時,不希望自己的皮膚直接與患者背部皮膚進行接觸,因為若直接接觸的話,由于患者背部的皮膚患處,給護理人員心理易產生抵觸心理,不能很好的進行護理工作,造成病人心理自卑和防止交叉感染;還有,例如牛皮癬等背部的皮膚病,病人很癢,用手抓,極其不衛生和感染患處,為緩解病人痛癢,又能使護理人員不直接接觸患者背部皮膚進行涂抹膏劑,設計一種可同時攜帶膏劑進行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尤其重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同時攜帶膏劑進行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可同時攜帶膏劑進行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它包括兩塊可上下分離的圓筒板,下圓筒板的圓筒表面上陣列若干含凸點的硅膠吸盤,所述硅膠吸盤上設圓孔,且在所述下圓筒板內設與所述圓孔導通的半圓狀凹槽,上圓筒板內表面上設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圓筒板外表面光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具有對背部皮膚病患者進行背部皮膚的按摩和膏劑的涂抹,護理人員在對病人背部皮膚患處進行涂抹膏劑時,不直接接觸患者病患皮膚以及防止交叉感染,同時也對可以緩解患者病患皮膚的癢痛,避免病人抓撓患處皮膚造成的感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反向);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圓筒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下圓筒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圓筒板,2.平板邊,3.含凸點的硅膠吸盤,4.凸起,5.凹槽,6.圓孔,A、下圓筒板,B、上圓筒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結合圖1、2和3所示,一種可同時攜帶膏劑進行涂抹和按摩的按摩器,它包括兩塊可上下分離的圓筒板1,下圓筒板A的圓筒表面上陣列若干含凸點的硅膠吸盤3,硅膠吸盤3上設圓孔6,且在下圓筒板A內設與圓孔6導通的半圓狀凹槽5,上圓筒板B內表面上設與述凹槽5相配合的凸起4,上圓筒板B外表面光滑。
使用時,將治療皮膚病的膏劑擠壓到下圓筒板A內的凹槽5內,然后將上圓筒板B上卡扣在下圓筒板A上方,使得上圓筒板B內表面上的凸起4與下圓筒板A內凹槽5配合卡扣在一起,在卡扣的過程中,上圓筒板B上的凸起4擠壓下圓筒板1凹槽5內膏劑,由于凹槽5內的空腔是與下圓筒板A外表面的含凸點的硅膠吸盤3內的圓孔6連通的,使得膏劑在凸起的擠壓下流出,則醫護人員可雙手握住圓筒板兩側的平板邊,放在患者背部皮膚患處,前后按壓圓筒板1,使圓筒板1往復運動,膏劑順著硅膠吸盤3內的圓孔6將膏劑涂抹在患者背部皮膚上,同時也起到了對患處的按摩效果。
由于上圓筒板B外表面是光滑面,當下圓筒板A涂抹完膏劑后不均勻時,可將圓筒板1翻轉,使用上圓筒板B繼續按壓涂抹,使得膏劑涂抹均勻,使得膏劑利用充分。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月霞,未經李月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21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