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術后髖部按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1423.2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94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郭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術后 髖部 按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外科手術用壓迫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術后髖部按壓裝置。
背景技術
髖部手術后需要用沙袋壓迫手術部位,由于髖部部位不容易固定沙袋,需要醫護人員或家屬用手扶住沙袋,給醫護人員或家屬帶來較大負擔。2008年12月10日申請號為200520075438.2的發明創造公開了一種股動脈穿刺壓迫止血沙袋固定裝置,該裝置包括腰帶和固定片,腰帶的兩端連接有尼龍搭扣,腰帶的下側與固定片的上端相連,固定片的下端連接有尼龍搭扣,固定片上面連接有布袋,布袋里面裝有沙袋。使用時,用腰帶、尼龍搭扣把裝置固定在病人的腰部和腿部。該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1)用腰帶、尼龍搭扣把裝置固定在病人的腰部和腿部的操作比較繁瑣;(2)腰帶、尼龍搭捆綁后,病人往往感覺不適;(3)把該裝置固定后,病人大小便時不方便,增加了護理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術后髖部按壓裝置,不僅使用簡便,而且有利于術后的護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術后髖部按壓裝置,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包括扁平底部和壓片,壓片位于扁平底部一端的上方,扁平底部與壓片通過圓弧部連接,支撐架的內側布滿氣囊,氣囊上有充氣孔。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只需要將扁平底部一端插入病人髖部下方,壓片和圓弧部即能將手術部位卡住,往充氣孔為氣囊充氣,氣囊即能給手術部位一定的壓力。該裝置沒有綁帶,不會因為綁帶捆綁過緊給身體的其他部位帶來不適,而且使用時,不用抬高病人的臀部位置就能將裝置置于指定位置,使用非常便利。該裝置的另一重要優點是:由于不靠綁帶將其固定在病人腰部或大腿根部,不會對便病人大小便造成影響,方便護理。
作為改進,所述扁平底部呈長條形。
病人躺在病床上時,長條形的扁平底部容易插入到病人髖部的下方。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扁平底部的長度大于40厘米,壓片的長度小于10厘米。
扁平底部的長度大于40厘米,保證扁平底部在工作狀態時其插入端能位于病人的身體外,以免給病人造成不適;壓片的長度小于10厘米,避免壓片卡住病人腹部,防止給病人帶來不適。
作為再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氣囊上連接有壓力計。
壓力計可以顯示氣囊的壓力,方便醫護人員定量調整氣囊的壓力。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效果明顯的優點,避免了捆綁沙袋給病人造成的不適,有利于對病人進行日常護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架11、扁平底部;12、壓片;13、圓弧部2、氣囊3、充氣孔4、壓力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一種術后髖部按壓裝置,包括支撐架1,支撐架1包括扁平底部11和壓片12。扁平底部11呈長條形。扁平底部11的長度大于40厘米,壓片12的長度小于10厘米。壓片12位于扁平底部11一端的上方,扁平底部11與壓片12通過圓弧部13連接,支撐架1的內側布滿氣囊2,氣囊2上有充氣孔3。使用時,氣囊2貼住病人的身體,氣囊2與扁平底部11、壓片12、圓弧部13一起將病人的髖部卡緊。
實施例2
如圖4所示,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氣囊2上連接有用于監測氣囊2壓力的壓力計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未經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14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行為跟蹤和修正系統
- 下一篇:柔性導電構件以及使用其的轉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