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靜止充電保護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1010.4 | 申請日: | 2014-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24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欽普;孫國偉;趙佳;劉清波;薛守飛;劉濤;宋忠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鄧建國 |
| 地址: | 252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插電式 混合 動力 客車 靜止 充電 保護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靜止充電保護電路。
背景技術
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是一種可進行外接電源充電的新能源客車,如果在客車充電過程中,駕駛人因人為疏忽而忘記拔掉充電插頭,此時如果啟動車輛行駛,就會將充電插頭或充電樁嚴重拉壞,而產生非常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客車在充電過程中必須讓車輛靜止不動同時禁止啟動行車,以達到對充電設備的安全保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靜止充電保護電路,該裝置用于控制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在充電插頭插入到充電座后,車輛中各個控制系統電源進行切換互鎖,車輛此時不能點火啟動,同時又能確保車輛時始終處于靜止駐車制動狀態;保證了充電設備不會因車輛人為的移動而被拉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靜止充電保護電路,包括電源切換電路、CAN總線網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充電接口總成、外接充電設備、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儀表系統、駐車制動氣路系統、發動機ECU和變速箱控制系統;其中,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充電接口總成、外接充電設備、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儀表系統、駐車制動氣路系統、發動機ECU和變速箱控制系統分別通過電源切換電路連接電源,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充電接口總成、外接充電設備、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儀表系統、駐車制動氣路系統、發動機ECU和變速箱控制系統分別通過CAN總線網絡連接外接設備。
所述電源切換電路連接車載蓄電池,車載蓄電池的正極分為兩路支路:常電支路和ACC電支路,其中,常電支路為車載蓄電池的正極連接常電總開關后的支路,ACC電支路為車載蓄電池的正極連接常電總開關后再連接ACC電源開關后的支路;ACC電支路串聯熔斷器、二極管后連接充電插頭位置開關的一端,另一端連接充電使能繼電器線圈的正極,線圈負極連接點火互鎖繼電器的常開觸點的一端,常開觸點的另一端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充電使能繼電器常開觸點一端連接ACC電支路,另一端連接充電互鎖繼電器的線圈正極,充電互鎖繼電器的線圈負極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
所述CAN總線網絡,包括三組CAN總線回路,分別為CAN回路I、CAN回路II、CAN回路III,每個CAN回路包括CANH、CANL兩條線路,兩條線路之間連接有終端電阻和屏蔽層。
所述整車控制系統,包括八個連接端,一端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兩端分別連接CAN回路I的CANH、CANL線路,兩端分別連接CAN回路III的CANH、CANL線路,一端連接常電支路,一端連接動力使能繼電器的線圈負極,所述動力使能繼電器的輸入端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一端連接點火互鎖繼電器的線圈正極。
所述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包括七個連接端,一端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兩端分別連接CAN回路I的CANH、CANL線路,兩端分別連接CAN回路II的CANH、CANL線路,一端連接常電支路,一端連接BMS電源繼電器的開關公共觸點。
所述充電接口總成包括充電插座與充電插頭;充電插座通過專用支架安裝在車身上,充電插頭屬于外接部件,充電插座端包括三個連接端,兩端分別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常電支路,一端連接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充電插頭包括三個連接端,兩端分別連接外接電源的正、負極,一端連接外接充電設備,所述外接充電設備是采用電網電能對車輛進行補充充電的外部設備,不屬于車輛本身部件。
所述充電接口總成上集成安裝有充電插頭位置開關;當充電接口總成中的充電插頭與充電插座連接時,充電插頭位置開關自動閉合;當充電接口總成中的充電插頭與充電插座分開時,充電插頭位置開關自動斷開。
所述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包括五個連接端,兩端分別連接CAN回路I的CANH、CANL線路,一端連接車載蓄電池的負極,一端連接動力使能繼電器的開關觸點的一端,動力使能繼電器的開關觸點的另一端連接熔斷器后連接ACC電支路;一端連接常電支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10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支架以及將支架插入遞送導管的方法
- 下一篇:個人化假體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