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實驗室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0769.0 | 申請日: | 2014-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994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東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001 山東省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驗室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實驗室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學校藥劑室、藥化室等實驗室中,對溶液的攪拌、混合、制劑等經常使用到小型的攪拌裝置,用于對溶液進行攪拌分散,目前藥劑上常用的槳式攪拌裝置和電磁攪拌裝置,對于槳式攪拌裝置來說,它包括與動力輸出軸傳動連接的攪拌軸,攪拌軸上安裝兩個大小相同的葉片。現有的槳式攪拌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攪拌槽內葉片上下方通常會存在一對混合隔離區,隔離區內的流體不能與其他區域內的流體進行有效地混合,只能通過分子擴散的方式進行慢速地動量與能量的交換,因而嚴重阻礙了流體的充分混合,延長了混合時間,降低了混合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實驗室攪拌裝置,以消除現有技術中的槳式攪拌裝置存在死角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實驗室攪拌裝置,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攪拌軸相連,所述攪拌軸的下端設有第一攪拌葉和第二攪拌葉,所述第一攪拌葉的豎向投影面積不等于第二攪拌葉的豎向投影面積,所述第一攪拌葉的重心到攪拌軸軸心的水平距離等于第二攪拌葉的重心到攪拌軸軸心的水平距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驗室攪拌裝置,通過使第一攪拌葉和第二攪拌葉的豎向投影面積不相等,使攪拌時兩攪拌葉對液體的攪動幅度不同,減少甚至消除現有技術攪拌過程中在葉片上下形成的穩定的隔離區,增高攪拌效率。同時,通過使第一攪拌葉和第二攪拌葉的重心距攪拌軸心的距離相等,使的攪拌時兩攪拌葉平穩地旋轉。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實驗室攪拌裝置具有消除攪拌過程中的死角、提高攪拌效率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攪拌葉的材料、大小和強度可以根據需要選定,一般為不銹鋼制成,重心距攪拌軸軸心的距離為2cm。攪拌葉與攪拌軸可以焊接在一起。攪拌軸的直徑以滿足以滿足強度為準,不宜過大,一般為0.3-0.5cm為宜。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實驗室攪拌裝置還可以具有以附加技術特征:
為增加液體的軸向速度,增加上下方液體的混合,所述第一攪拌葉和第二攪拌葉至少其一呈傾斜狀態。
為使本實驗室攪拌裝置更宜于在實驗室中移動和固定,所述電機通過連接桿連接到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攪拌葉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攪拌葉呈傾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實驗室攪拌裝置。它包電機1、聯軸器2、攪拌軸3、第一攪拌葉4、第二攪拌葉5、連接桿6和支架7。
電機1通過連接桿6固定在支架7上。電機1的軸出軸通過聯軸器2與攪拌軸3相連,攪拌軸3下端的兩側焊接設有第一攪拌葉4和第二攪拌葉5,在結構及強度的允許的范圍內,第一攪拌葉4和第二攪拌葉5越大越好。
如圖3所示,第一攪拌葉4和第二攪拌葉5分為豎向投影面積a1和水平投影面積a2,第一攪拌葉4的豎向投影面積小于第二攪拌葉5的豎向投影面積。由于攪拌時,攪動力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豎向投影面積的大小,因此使攪拌時兩攪拌葉對液體的攪動幅度不同,減少甚至消除現有技術攪拌過程中在葉片上下形成的穩定的隔離區,增高攪拌效率。其第一攪拌葉4或第二攪拌葉5可以為豎直放置的,也可以至少其中之一為傾斜狀態,優其為第二攪拌葉5為傾斜狀態。當其為傾斜狀態時,該攪拌葉對液體有軸向的切力,為增加液體的軸向速度,增加上下方液體的混合。
如圖2所示,第一攪拌葉4的重心8到攪拌軸3軸心的水平距離h1等于第二攪拌葉5的重心到攪拌軸3軸心的水平距離h2,使的攪拌時兩攪拌葉平穩地旋轉。其中,由于第一攪拌葉4的豎向投影面積小于第二攪拌葉5的豎向投影面積,為使其重心的位置與第二攪拌葉的重心相一致,可以增加第一攪拌葉4的厚度。
本實施例的兩攪拌葉的材料、大小和強度可以根據需要選定,為不銹鋼制成,重心距攪拌軸軸心的距離為2cm。攪拌葉與攪拌軸3可以焊接在一起。攪拌軸3的直徑以滿足以滿足強度為準,不宜過大,一般為0.5cm為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東,未經楊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07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體導流裝置
- 下一篇:粉狀原料藥混合冷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