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態有機肥料生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9903.5 | 申請日: | 2014-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20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萍 |
| 主分類號: | C05F17/02 | 分類號: | C05F17/02;C05F7/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態 有機肥料 生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態有機肥料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屠宰牲畜及禽類排放大量的屠宰廢棄物。如骨骼、血、畜毛、羽毛、內臟等,這些屠宰廢棄物若處理不善,不但會污染環境而且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其中,廢血的污染最為嚴重,廢血的來源廣且量大,相關的處理技術也比較簡陋,無法滿足屠宰場的需求。近年來政府部門不斷加大對屠宰廢棄物處理問題的重視,出臺了一些積極的政策。屠宰廢棄物如何綜合開發利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屠宰廢血基本以廢水處理,而廢水的處理設備及過程較為繁瑣?;具x擇采用物理法和生化法的處理工藝,具體如下:廢水—格柵—沉沙隔—固液分離機—調節池—氣浮機—分解酸化池—一級生化—中沉池—二級生化—過濾池—清水池—達標排放。這個過程中存在問題是:一、處理系統構建繁瑣、投入成本比較大,因此大部分中小屠宰場主要以蓄水池的方式,進行沉淀過濾后,把上面水以生活用水排放出去的簡化過程,沒有處理廢血及其他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問題。二、生化池的建設過程,經濟適用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導致建設后,時間的推移屠宰數量的增多,滿足不了需求,又跟不上增建生化池,導致周圍環境污染。一旦環境污染影響周圍居民,不得不轉移加工廠。因此目前中小屠宰場轉移時間周期為大概5年時間。三、沒有解決惡臭氣的問題始終是最大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態有機肥料生產裝置,解決了目前屠宰廢棄物污染環境、資源浪費,以及現有的屠宰廢血以廢水處理的處理方式存在的設備及過程較為繁瑣、投入成本大及無法解決污染環境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既滿足了環保部門的要求,及時處理了廢棄物,且改善環境衛生,又變廢為寶,為企業增加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液態有機肥料生產裝置包括:攪拌機1、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2、常溫水儲水箱3、第一過濾器4、二次發酵箱5、第二過濾器6、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成品箱8、供氣裝置9、供水裝置10、廢血注入口11、NPK投入口12及保險劑投入口13,其中,所述攪拌機1、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2、常溫水儲水箱3、第一過濾器4、二次發酵箱5、第二過濾器6、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及成品箱8依序連接,所述攪拌機1、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2及二次發酵箱5分別通過管路與供氣裝置9連接,所述攪拌機1、常溫水儲水箱3、第一過濾器4及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分別通過管路與供水裝置10連接。
所述的攪拌機1上設置廢血注入口11。
所述的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上部設置NPK投入口12。
所述的成品箱8上部設置保險劑投入口13。
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時,向屠宰場提供回收容器,定期根據各屠宰場的出產規模進行回收,從根本上杜絕污染源,也解決了屠宰場的設備以及人員、管理等諸多問題。至于廢血回收后生產有機化肥的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且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設備,后期增建時也只需簡單地設備增加就可以完成產量的專業化系統。本實用新型既滿足了環保部門的要求,及時處理了廢棄物,且改善環境衛生,又變廢為寶,為企業增加效益,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攪拌機;2、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3、常溫水儲水箱;4、第一過濾器;5、二次發酵箱;6、第二過濾器;7、微生菌投入發酵箱;8、成品箱;9、供氣裝置;10、供水裝置;11、廢血注入口;?12、NPK投入口;13、保險劑投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詳細內容及其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液態有機肥料生產裝置,其結構包括:攪拌機1、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2、常溫水儲水箱3、第一過濾器4、二次發酵箱5、第二過濾器6、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成品箱8、供氣裝置9、供水裝置10、廢血注入口11、NPK投入口12及保險劑投入口13,其中,所述攪拌機1、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2、常溫水儲水箱3、第一過濾器4、二次發酵箱5、第二過濾器6、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及成品箱8依序連接,所述攪拌機1、殺菌自然發酵存儲箱2及二次發酵箱5分別通過管路與供氣裝置9連接,所述攪拌機1、常溫水儲水箱3、第一過濾器4及微生菌投入發酵箱7分別通過管路與供水裝置10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萍,未經張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99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