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電飯煲內的多用型內膽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9443.6 | 申請日: | 2014-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22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峰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高新區金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0 | 分類號: | A47J27/00;A47J27/04;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飯煲 多用 內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飯煲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電飯煲內的多用型內膽。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人們會覺得電飯煲煮出的米飯不夠香不夠入味,而往往普通的最為原始的蒸飯,卻能讓人們感覺到米飯的香味及味道都比較好,而現有技術中的電飯煲都是常用的煮飯工具,但電飯煲由于設計存在的問題,不能將大米直接蒸成米飯,導致滿足不了一些人們對蒸飯功能的要求。本發明在不改變原有電飯鍋功能的情況下,增加了能實現蒸飯功能的鍋內膽,使得日常所用的電飯煲功能更加完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一鍋多用的用于電飯煲內的多用型內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包括鍋體外殼、鍋蓋、鍋外膽、鍋內膽,該鍋外膽放置于鍋體外殼內,鍋蓋蓋于鍋體外殼上,所述的鍋體外殼的底部設有加熱功能集成裝置,鍋體外殼的外殼壁處設有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分別與鍋外膽內所設的液位傳感器和鍋體外殼內的加熱功能集成裝置相連;所述的鍋內膽放置于鍋外膽內,該鍋內膽的最上平面與鍋體外殼的最上平面平齊;所述的鍋內膽在與鍋外膽相接處設有硅膠圈和固定卡扣,該硅膠圈緊貼于鍋內膽的鍋環下底處,固定卡扣設置于硅膠圈之下,并固定于鍋內膽上。所述的鍋內膽上面放置有至少一個蒸格,該蒸格疊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上蓋有設有出氣孔的鍋蓋,蒸格的底面設有蒸格汽孔。
作為優選,所述的鍋內膽的鍋壁與鍋底部都設有蒸汽孔,且該蒸汽孔的直徑為0.5~2毫米;所述的鍋內膽的底部為錐形底部。
作為優選,所述的鍋內膽的直徑小于鍋外膽的直徑,鍋內膽的深度小于鍋外膽的深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液位傳感器位于距離鍋外膽底部的2~3厘米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一鍋多用的功能:1、可直接用鍋外膽進行煮飯;2、可利用鍋內膽進行食物或菜肴的蒸煮;3、多層蒸格設計可以用來蒸煮更多的食物;4、適用于需要先煮后蒸菜肴的一步式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鍋內膽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鍋內膽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蒸格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鍋內膽用于電飯煲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蒸格用于電飯煲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鍋體外殼;??2、鍋蓋;??3、鍋外膽;??4、鍋內膽;??5、加熱功能集成裝置;??6、控制面板;??7、液位傳感器;??8、硅膠圈;??9、固定卡扣;??10、鍋環;??11、蒸格;??12、出氣孔;??13、蒸汽孔;??14、蒸格汽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1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的是一種以蒸為主的方式,結合剛開始的米水共煮使大米吸水,水面低于鍋內膽底部時產生蒸氣,利用蒸汽蒸出的米飯更加香氣宜人,容易熟透。另外飯與被直接加熱的鍋體是分開的,而且中間由水作為介質,米飯不會糊化乃至燒焦現象的發生,而且保溫效果更加明顯。本實用新型包括鍋體外殼1、鍋蓋2、鍋外膽3、鍋內膽4,該鍋外膽3放置于鍋體外殼1內,鍋蓋2蓋于鍋體外殼1上,所述的鍋體外殼1的底部設有加熱功能集成裝置5,鍋體外殼1的外殼壁處設有控制面板6,該控制面板6分別與鍋外膽3內所設的液位傳感器7和鍋體外殼1內的加熱功能集成裝置5相連;所述的鍋內膽4放置于鍋外膽3內,該鍋內膽4的最上平面與鍋體外殼1的最上平面平齊;所述的鍋內膽4在與鍋外膽3相接處設有硅膠圈8和固定卡扣9,該硅膠圈8緊貼于鍋內膽4的鍋環10下底處,固定卡扣9設置于硅膠圈8之下,并固定于鍋內膽4上,增加硅膠圈8和固定卡扣9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能使鍋內膽4在鍋外膽3內不易滑動。
如附圖4、6所示,所述的鍋內膽4上面放置有至少一個蒸格11,該蒸格11可以疊放在一起,最上面的蒸格11上蓋有設有出氣孔12的鍋蓋2,蒸格11的底面設有蒸格汽孔14;多層蒸格11設計可以用來蒸煮更多的食物。
如附圖1所示,所述的鍋內膽4的鍋壁與鍋底部都設有蒸汽孔13,且該蒸汽孔13的直徑為0.5~2毫米,這樣米粒不會掉入到鍋外膽3內。
如附圖1、2所示,所述的鍋內膽4的底部為錐形底部。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鍋內膽4的底部與米飯的接觸面積更大,從而蒸汽孔13通過的蒸汽量也大;另外錐形設計可以讓水與米早點實現分離,更快的產生蒸汽,便于煮熟飯的時間更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高新區金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高新區金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94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型健康鐵鍋
- 下一篇:一種帶有仿真火和音樂的新型香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