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6727.X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40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彬;王明清;周立國;黃宇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6 | 分類號: | H01R13/46;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陳曉娟 |
| 地址: | 52385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電連接器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與電子裝置導電殼體相互搭接的電連接器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于電子產品便捷應用需求的日趨增加,進而引起各廠商的持續關注,由于各廠商為了提高電子產品的競爭力,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及擴充電子產品的功能,因此各式電子產品除了朝向輕薄短小的外型外,其結構及傳輸速度亦需不斷增加,借以提高使用者于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
由于電連接器結構用于連接電子產品間或電子產品內各元件之間的信號傳輸,因此電連接器結構在電子產品上的重要性已經不可言語,各廠商如何將電連接器結構于制造時易于組裝,降低組裝成本,同時又能兼顧電連接器結構的功效,已成為各廠商間相繼競爭之處。
此外,如何避免電連接器焊接固定于電子裝置上后,因為電子裝置內部電子元件的動作或人體與電子裝置間的摩擦、接觸,而產生靜電放電(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的現象而造成電子裝置的損壞,因此為一亟需克服的問題。
目前現有的電連接器在克服上述問題時,往往通過電連接器的金屬殼體與絕緣本體內的導電端子吸收靜電放電,同時將靜電傳導至電路板上,借以克服此問題;但是,此種結構雖然可以達到防止靜電放電所產生對電子裝置不良的效果,但是若靜電放電并不在電連接器的金屬殼體或導電端子可吸收的范圍內時,則仍可能造成電子裝置的損壞,增加使用者的使用、維修成本及負擔,甚為不便。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結構仍有諸多缺失,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鑒于上述現有結構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進,并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后,終于成功研發完成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結構,使其具有吸收及導引靜電排出的效果,避免因為靜電放電而對電連接器或電子裝置產生負面影響,增加焊接部的結構強度的優點。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電連接器結構,包含有:
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形成有一前端對接部及后端固定部,而于前端對接部設有一對接凹槽,對接凹槽內則設有數個導電端子容置槽,且該導電端子容置槽自對接凹槽貫穿自絕緣本體后方;
數個導電端子,其包含有一插設固定于導電端子容置槽內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兩側分別延伸的接觸部及焊接部;
一殼體,該殼體為金屬材質所制成并將該絕緣本體包覆,該殼體形成有一前端對接口及后端固定口,該殼體固定口上設有至少一彈性接觸片,該彈性接觸片自殼體一體成形并延伸,使得彈性接觸片可相對于殼體彈性往復動作,于組裝固定后可與電子裝置具有金屬材質的殼體相互搭接,該固定口兩側則分別形成有一補強部,該補強部上則再延伸有一可焊接固定于電路板上的焊接部。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絕緣本體前端的對接部從側面觀之為一多邊形結構,該對接部的形狀符合微型USB電連接器的規格。
上述實施例中,其中該殼體前端形成有一可將該絕緣本體前端對接部包覆的對接口,且該對接口與該絕緣本體的對接部相對應為一多邊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絕緣本體的后端固定部頂面則設有一卡扣凸部,該卡扣凸部兩側則分別設有一凹槽,且絕緣本體的固定部成矩形結構。
上述實施例中,其中該殼體的對接口后端則形成一固定口,該固定口的頂面則形成有一缺口,當該絕緣本體插設于該殼體內時,該卡扣凸部則與該缺口相互卡扣固定,使得該絕緣本體固定于該殼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外露于該絕緣本體的對接凹槽,使其得以供對接連接器相互接觸對接,而焊接部則外露于該絕緣本體后端。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殼體的補強部自絕緣本體的頂面及側面延伸設置,使其成為L型結構。
采用以上設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殼體彈性接觸片的設置,使其得以與電子裝置具有金屬材質的殼體相互搭接,達到吸收及導引靜電排出的效果;通過電連接器彈性接觸片可與電子裝置具有金屬材質的殼體相互搭接,當靜電放電發生時,則可通過電連接器的殼體及電子裝置之殼體吸收并排除靜電,達到避免因為靜電放電而對電連接器或電子裝置產生的負面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殼體后端兩側分別形成有一補強部,該補強部與焊接部相互連接設置,使其得以增加焊接部的結構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體分解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672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