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縱置發動機懸置軟墊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5101.7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31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方;張棟杰;彭宜愛;張家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蓮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懸置 軟墊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汽車配件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縱置發動機懸置軟墊總成的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消費的普及,消費者對汽車尤其是轎車的駕乘舒適性已經越來越重視,汽車制造商也已經把舒適性提高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振動也是影響消費者舒適性的重要因素,承載動力總成重量的懸置是汽車零部件中重要的隔振、減振部件。
一般情況下,發動機懸置軟墊是底盤與發動機之間的連接件,它具有良好的支撐、隔振、限位作用。動力總成的重量主要由左懸置、右懸置承載,它們均位于發動機艙內部較狹小的空間內,對于這兩個懸置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承載重量比較大,結構必須要牢固可靠,(2)發動機艙內空間通常比較擁擠,與其他部件發生干涉的概率高,需要在設計、制造和安裝中付出較多的工作量。
目前很多縱置動力總成的發動機都是采用斜置式懸置布置,這種布置方式左右對稱,隔振性能較好。其次左右懸置的結構完全相同,從而降低懸置件的開發成本。現在縱置動力總成上也開始應用液壓懸置,液壓懸置雖然隔振效果較好,但是結構強度相對差,限位結構復雜。
現有的縱置懸置軟墊結構使用壽命短,另外干涉問題也比較突出,位移等現象得不到控制,有導致動力總成與其它零部件干涉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縱置發動機懸置軟墊總成,其位于底盤與發動機之間并將二者連接,其中:所述縱置發動機懸置軟墊總成包括:懸置軟墊本體和蓋板,所述蓋板設置于所述本體之上并將所述本體四周覆蓋,所述蓋板還設置有限位機構。
可選的,所述限位機構為至少一個,且被沿所述蓋板的外周設置。
可選的,所述至少一個限位機構為4個且均勻布置。
可選的,所述限位機構為沿所述蓋板的外周向下延伸的限位銷。
可選的,所述限位銷的延伸長度為6毫米至12毫米。
可選的,所述本體的框架上還設置有橡膠層,在承受各方向壓力時,所述本體的框架上的橡膠層產生塑性位移變形。
可選的,所述塑性位移變形范圍5至15毫米。
可選的,所述本體的框架剛性材料經整體定型制造而成。
可選的,所述蓋板的頂部具有通孔,所述本體通過螺栓并透過所述通孔與發動機的連接支架固定連接。
可選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的定位銷和設置在所述蓋板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以使得所述定位銷和定位孔定位配合。
本技術方案通過蓋板實現保護,同時蓋板和限位機構也實現了多方位的限位和定位。在整車坐標中,Y軸向的位移通過限位機構來限定,X、Z軸向的位移通過蓋板來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1蓋板,2懸置軟墊本體,3限位機構,4螺栓,5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通過一種縱置發動機懸置軟墊總成,其位于底盤與發動機之間并將二者連接,其中:所述縱置發動機懸置軟墊總成包括:懸置軟墊本體2和蓋板1,所述蓋板1設置于所述本體2之上并將所述本體四周覆蓋,所述蓋板1還設置有限位機構3。
本技術方案通過蓋板實現保護,同時蓋板和限位機構也實現了多方位的限位和定位。在整車坐標中,Y軸向的位移通過限位機構來限定,X、Z軸向的位移通過蓋板來限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限位機構有至少一個,且被沿所述蓋板的外周設置。優選的,所述至少一個限位機構為4個且均勻布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改進,所述限位機構3為沿所述蓋板的外周向下延伸的限位銷。優選的,所述限位銷的延伸長度優選為6毫米至12毫米,例如采用9毫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本體的框架上還設置有橡膠層(未示出),在承受各方向壓力時,所述本體的框架上的橡膠層產生塑性位移變形。優選的,采用天然橡膠硫化在骨架上。
優選的實施例,所述塑性位移變形范圍5至15毫米。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本體的框架為剛性材料經整體定型制造而成,優選的采用沖壓工藝制造。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蓋板的頂部具有通孔,所述本體通過螺栓4并透過所述通孔與發動機的連接支架固定連接。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本體上的定位銷5和設置在所述蓋板對應位置的定位孔,以使得所述定位銷和定位孔定位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51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桑黃的干燥方法
- 下一篇:液壓系統快速檢測與故障加速復合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