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3700.5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9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琛;林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B1/58 | 分類號: | E04B1/5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連梅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型鋼 混凝土 轉換 節點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結構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
【背景技術】
型鋼混凝土梁-柱節點通常參照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4SG523P38-39的構造要求進行設計與施工。現有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其通常包括型鋼混凝土柱和混凝土轉換梁,型鋼混凝土柱內預埋了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設置的第一柱內型鋼和第二柱內型鋼,第一柱內型鋼和第二柱內型鋼的交匯處為該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混凝土轉換梁內設置了梁底縱筋;其中,第一柱內型鋼和第二柱內型鋼在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中心點處均為對稱設置,具體地,第一柱內型鋼的上翼緣與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中心點之間的水平間距等于第一柱內型鋼的下翼緣與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中心點之間的水平間距;為了保證梁底縱筋與型鋼混凝土柱的可靠連接,需要首先在對稱設置的第一柱內型鋼的上翼緣先加焊鋼牛腿,然后將梁底縱筋通過單面或雙面焊接在鋼牛腿上,焊縫長度要求單面焊10d、雙面焊5d(d為梁底縱筋直徑)。由于轉換梁的梁底縱筋通常是直徑為28mm或者32mm的大直徑鋼筋,現場施焊常常焊縫質量難以保證,且梁底縱筋較密,焊接不易操作,給施工帶來了較大的麻煩,鋼筋密集焊接的質量也將受到影響。轉換梁的梁底縱筋端部連接存在缺陷,將直接影響到轉換梁乃至整個結構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通過簡單的施工即可實現梁底縱筋與型鋼混凝土柱二者之間的連接,同時能保證施工質量。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包括型鋼混凝土柱和混凝土轉換梁,所述型鋼混凝土柱內預埋了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設置的第一柱內型鋼和第二柱內型鋼,所述第一柱內型鋼和第二柱內型鋼的交匯處為該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所述混凝土轉換梁內設置了梁底縱筋;所述第一柱內型鋼的上翼緣與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之間的水平間距為D1,所述第一柱內型鋼的下翼緣與型鋼混凝土柱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之間的水平間距為D2,且D1﹤D2;所述梁底縱筋的尾端向型鋼混凝土柱內延伸形成錨固段。
進一步地,所述錨固段的長度為0.4LaE。
本實用新型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的有益效果在于:D1﹤D2的設計,能夠使梁底縱筋與型鋼混凝土柱內的混凝土有足夠的水平錨固空間,通過錨固段以實現梁底縱筋與型鋼混凝土柱二者之間的連接,從而避免采用鋼牛腿焊接,使得施工較為簡單,亦能保證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結合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型鋼混凝土柱與型鋼混凝土轉換梁的節點構造,包括型鋼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轉換梁2,所述型鋼混凝土柱1內預埋了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設置的第一柱內型鋼11和第二柱內型鋼12,所述第一柱內型鋼11和第二柱內型鋼12的交匯處為該型鋼混凝土柱1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13,所述混凝土轉換梁2內設置了梁底縱筋21;所述第一柱內型鋼11的上翼緣111與型鋼混凝土柱1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13之間的水平間距為D1,所述第一柱內型鋼11的下翼緣112與型鋼混凝土柱1水平方向上的中心點13之間的水平間距為D2,且D1﹤D2,即型鋼混凝土柱1內的型鋼設置為非對稱設置;所述梁底縱筋21的尾端211向型鋼混凝土柱1內延伸形成錨固段212。
其中,D1﹤D2的設計是為了使梁底縱筋21與型鋼混凝土柱1內的混凝土有足夠的水平錨固空間,即是為了容置錨固段212;在施工時,錨固段212伸入型鋼混凝土柱1內進行錨固,以實現梁底縱筋21與型鋼混凝土柱1二者之間的連接,從而避免采用鋼牛腿焊接,使得施工較為簡單,亦能保證施工質量。此外,錨固段212的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要求設計為0.4La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37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