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腳手架的附墻拉結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3121.0 | 申請日: | 2014-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5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曹陽;李哲東;王茜;孫正;匡加松;華桂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第五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5/04 | 分類號: | E04G5/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陸金星 |
| 地址: | 21500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腳手架 附墻拉結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腳手架的附墻拉結件,屬于建筑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外墻腳手架(一般采用鋼管等材料搭設)與外墻的剛性拉結方式一般有兩種:(1)?采取在建筑物外側的水平砼梁中豎直設有預埋鋼管并通過水平連接鋼管拉結的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工藝步驟:(a)?在建筑物外側的水平砼梁的相應位置處豎直設有若干預埋鋼管;(b)?所述水平砼梁樓層澆筑砼;(c)?用短鋼管將預埋豎向鋼管與腳手架立桿用扣件進行連接;(d)多次重復上述步驟(即通過若干個連墻件和若干套扣件),即可實現外墻腳手架與建筑物的剛性拉結。(2)?采用連墻件和現有的預埋管(一般是水平PVC預埋管)實現外墻腳手架與外墻(砼梁或剪力墻)的剛性拉結,其主要步驟如下:(a)?對于水平砼梁或剪力墻上的任一預埋管而言,取一連墻件,連墻件的一端由外向內地貫穿該預埋管,再旋裝上緊固螺母和鋼質墊片,讓緊固螺母和鋼質墊片與砼梁或剪力墻的內側面相貼靠,使得該連墻件垂直設在砼梁或剪力墻上;(b)?連墻件的另一端通過一套扣件與外墻腳手架的相應一立桿垂直連接,這時,通過該連墻件和一套扣件,實現了外墻腳手架的相應一立桿與砼梁或剪力墻的剛性拉結;(c)?多次重復上述步驟(即通過若干個連墻件和若干套扣件),即可實現外墻腳手架的若干立桿與砼梁或剪力墻的剛性拉結。
然而,實際應用中發現,上述第一種方法存在如下問題:(1)?對于每一預埋鋼管而言,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復利用,且安裝需兩套扣件,施工成本較高;(2)?拆除外墻腳手架后,建筑物外側的水平砼梁上面的填充墻預留洞數量較多,且預留洞的截面積較大,還需要人工利用防水材料(一般用混凝土)再對預留洞進行封堵,并使得相應的預埋鋼管被永遠地留置在預留洞中,一則,增加了操作工的工作量,操作工的工時費較高;二則,因分兩次間隔澆筑混凝土的原因,相應增加了建筑物外側的滲水可能性;三則,預埋鋼管無法回收和重復利用,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費,以致施工成本較高。而對于第二種方法,雖然改善了上述第一個問題,但同樣存在第二個問題的缺陷。
另一方面,在地下室混凝土墻的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對拉螺桿,在完成施工之后,這些對拉螺桿的兩端會被切割下來,成為廢料。這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如何處理這些廢料且不污染環境也變成了一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腳手架的附墻拉結件。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腳手架的附墻拉結件,包括腳手架連接桿、附墻板和預埋件;
所述附墻板上固設有所述腳手架連接桿,兩者垂直連接;所述附墻板上還設有與所述預埋件配合的螺孔;
所述預埋件為對拉螺桿;
還包括與所述對拉螺桿配合的螺母。
上文中,所述對拉螺桿優選采用廢棄的對拉螺桿,例如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地下室混凝土墻的建筑施工后的切斷報廢的對拉螺桿,稍作加工即可使用,便于就地取材,且可以節約成本。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對拉螺桿的一端為彎曲結構,另一端具有螺紋。該螺紋端與所述螺母螺紋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附墻板和腳手架連接桿構成T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a)?在利用內外兩側豎直模板進行澆筑砼結構之前,在其內將本實用新型的預埋件預設于砼結構內,從而在完成澆筑之后,砼結構的外表面具有若干個上述預埋件(預埋件的螺紋端露出);(b)?將本實用新型的附墻板緊貼墻體,并通過其上的螺孔將其套設于預埋件上,再用螺母緊固;(c)?然后將腳手架連接桿通過一套扣件與外墻腳手架的相應一立桿垂直連接,即可實現外墻腳手架的相應一立桿與砼結構的剛性拉結;(d)?多次重復上述步驟b和c,即可實現外墻腳手架的若干立桿與砼結構的剛性拉結。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本實用新型設計得到了一種新的用于腳手架的附墻拉結件,實現了外墻腳手架的若干立桿與砼結構的剛性拉結,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2.?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內外兩側豎直模板澆筑過程中將本實用新型的預埋件預設于砼結構內,最后通過附墻板實現與剩下部件的連接,完成了附墻拉結,從而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需要對豎直模板開設槽孔的問題,不僅可以重復使用豎直模板,降低了成本,而且簡化了施工操作。
3.?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地下室混凝土墻的建筑施工后的切斷報廢的對拉螺桿,稍作加工即可使用,便于就地取材,且可以節約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第五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第五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31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