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滾筒式茶葉足火提香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1981.0 | 申請日: | 2014-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45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臥云;孫建國;何顯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衢州市恒通茶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應圣義 |
| 地址: | 32400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筒 茶葉 足火提香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加工機械,尤其屬于一種滾筒式茶葉足火提香機。
背景技術
為進一步提高高檔名優茶茶葉品質,加工工藝中,提香工序是成品茶最后一道工藝步驟,其對于提高成品茶葉品質,形成色、香、味、形兼具特色至關重要。在本實用新型作出之前,最初通常由人工完成,操作時,茶藝師手持篩盤,在炭爐上方時而靠近炭火,時而拋翻篩盤內茶葉,起到瞬間烘烤、瞬間冷卻和緊條造型目的,經此烘烤的茶葉,色、香、味、形俱佳。這種方法產量低、人為因素影響大,不但費時費力效率低,而且還存在批次間茶葉品質不統一的問題。為此,有振動式提香機問世,該機在振動狀態下,使茶葉途經熱源通道,實現進一步干燥、提香。實踐中,振動式提香機有其不足:以熱風為熱源提香,且溫度處于恒定狀態,提香效果不及烘烤式;振動緊條,方向不一,有松條、甚至碎茶現象出現。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滾筒式茶葉足火提香機,該機具有結構簡單、緊條提香效果好,而且,在提香過程中不會出現松條、碎茶現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這種滾筒式茶葉足火提香機,其結構要點是包括機架、托輪、內筒體、外筒體、導葉片、翻葉片、排濕管、電熱管和熱風機;所述外筒體的底部敞開、兩端設有接納內筒體的通孔,排濕管安置在外筒體的筒壁上,外筒體的一側內壁形成一個夾腔,電熱管設置在該夾腔內;所述內筒體套設在外筒體內,內筒體的兩端伸出外筒體兩端的通孔后擱置在托輪上,被擱置的四只所述托輪中,兩只托輪為主動托輪,另外兩只托輪為被動托輪;該內筒體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而形成進葉口,在該進葉口的口緣內壁上按序設置多片向一側傾斜的導葉片,該內筒體的筒身由具有密集通孔的金屬網片圍成,多片翻葉片間隔式縱向布置在所述筒身金屬網片的內壁上;所述熱風機的出風口向著所述外筒體夾腔的內側外壁設置。
進一步,在所述內筒體與進葉口相對的一端設在觀察窗,便于觀察制茶情況。
再進一步,所述排濕管設置在外筒體的頂壁上,從而有利于茶葉濕氣更順暢排放。
更進一步,所述機架安置在四只移動輪上,使本提香機的移動更為方便。
特別的,所述多片翻葉片中,每片翻葉片從所述筒身的前部軸向延伸至尾部,并依次呈等間隔傾斜狀排列。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模仿茶藝師在炭爐上翻拋篩盤的提香動作設計而成,在內筒體旋轉過程中,使外筒體茶葉途經外筒體高溫區時瞬間獲得烘烤熱量,然后旋離高溫區,在翻葉片作用下實現翻拋、冷卻和固香效果,由于外筒體底部敞開,因此,使得此效果更佳,周而復始,完成烘烤、冷卻、固香和烘烤循環,使茶葉不斷干燥、緊條、提香,形成的茶末則從筒身篩孔下落而排出,經測定,制成的茶葉具有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移動輪1,機架2,托輪3,內筒體4,內筒口內壁5,導葉片51,翻葉片52,進葉口6,排濕管7,電熱管8,外筒體9,熱風機10。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這種滾筒式茶葉足火提香機包括移動輪1、機架2、托輪3、內筒體4、外筒體9、導葉片51、翻葉片52、筒身53、排濕管7、電熱管8和熱風機10。外筒體9的底部敞開、兩端設有接納內筒體4的通孔,兩根排濕管7安置在外筒體9的筒壁頂部,外筒體9的左側內壁形成一個夾腔,電熱管8設置在該夾腔內。該夾腔向筒身53凸出,靠近筒身53,以獲得更好的烘烤效果。內筒體4套設在外筒體9內,其兩端伸出外筒體9兩端的通孔后擱置在四只托輪3上,被擱置的四只托輪3中,后部的兩只托輪為主動托輪,前部兩只托輪3為被動托輪。主動托輪由電機經傳動機構實現旋轉,并在調速控制機構的作用下,內筒體4可實現正反向、快慢速旋轉。
內筒體4后端封閉,當然,也可以設置可開式觀察窗,以便適時觀察筒內茶葉狀況。內筒體4的前端開口而形成進葉口6,在進葉口6的口緣內壁上按序設置多片向一側傾斜的導葉片51。該內筒體4的筒身53由具有密集通孔的金屬網片圍成,多片翻葉片52間隔式縱向布置在筒身53金屬網片的內壁上,起翻拋茶葉作用。設置時,多片翻葉片52中,每片翻葉片從筒身53的前部軸向延伸至尾部,并依次呈等間隔傾斜狀排列。
熱風機10固定在外筒體9的后部,其出風口向著外筒體9的夾腔外壁設置,使熱風能吹向靠近外筒體9的外壁,以防從內筒體4筒身53甩出的茶末吸附在外筒體9的外壁上,從而出現焦味而影響茶葉品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衢州市恒通茶機有限公司,未經衢州市恒通茶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19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