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單人操作的混凝土振動棒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1873.3 | 申請日: | 2014-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21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東旭 |
| 主分類號: | E04G21/08 | 分類號: | E04G2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9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人 操作 混凝土 振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單人操作的混凝土振動棒。
背景技術
混凝土振動棒包括電機,該電機通過軟軸動力連接有振動頭,且該軟軸上套有軟管。即,該電機工作后,通過該軟軸帶動該振動頭產生振動,將該振動頭插入混凝土中,即可通過振動使混凝土原料中的氣體排出而形成整體性較強的混凝土。但是,目前的混凝土振動棒在使用時,必須一人握持振動頭,另一人手提電機并隨著振動頭移動。也就是說,需要至少2人的通力合作,方可操控該混凝土振動棒。這在人力成本日益增加的今天,顯然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單人操作的混凝土振動棒,它具有僅需一人即可操控,從而降低了人力成本的特點。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可單人操作的混凝土振動棒,包括電機,該電機通過軟軸動力連接有振動頭,且該軟軸上套有軟管,所述電機外部套有橢圓球形外殼,該外殼頂端處設有用于該軟管通過的通孔,同時,該外殼在X、Y、Z方向上的半軸長度分別為Rx、Ry、Rz,且Rx≥Ry>Rz。
所述外殼的下部設有拉鼻,該拉鼻上連接有拉帶,同時,該軟管上固定有至少2個連接套,該連接套連接該拉帶。
所述外殼的上部設有散熱孔。
所述外殼由連接在一起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組成。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僅需一人即可操控,從而降低了人力成本。本發明的可單人操作的混凝土振動棒針對電機的放置方式進行改進。即,將電機放置于橢圓球形的外殼內。這樣,使用者在操控振動頭的過程中,只需拉動軟管,即可帶動該外殼在混凝土原料上移動,從而帶動電機移動。亦即,僅需一人即可操控該混凝土振動棒,極為方便,且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該外殼較好的保護了電機,避免了電機受到水泥等原料的腐蝕,延長了該電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主視剖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10、電機;20、軟管,21、連接套;30、振動頭;40、外殼,401、上半部,402、下半部,41、通孔,42、拉鼻,43、散熱孔;50、拉帶;60、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和圖2所示:可單人操作的混凝土振動棒,包括電機10,該電機10通過軟軸(圖上未示出)動力連接有振動頭30,且該軟軸上套有軟管20。即,該電機10工作后,通過該軟軸帶動該振動頭30產生振動。進一步的講,該電機10外部套有橢圓球形外殼40,該外殼40頂端處設有用于該軟管20通過的通孔41。當然,該電機10固定于該外殼40內。也可以說,該外殼40呈雞蛋形,且該通孔41位于該雞蛋形的頭部或尾部處。這樣,使用者在操控該振動頭30的過程中,只需拉動該軟管20,即可帶動該外殼40在混凝土原料上移動,從而帶動該電機10移動。亦即,僅需一人即可操控該混凝土振動棒,極為方便,且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該外殼40較好的保護了電機10,避免了該電機10受到水泥等原料的腐蝕,延長了該電機10的使用壽命。同時,該外殼40在X、Y、Z方向上的半軸長度分別為Rx、Ry、Rz,且Rx≥Ry>Rz。即,該外殼40的側面投影形成的橢圓的短徑小于該外殼40的向下投影形成的橢圓的短徑。顯然,該通孔41位于該X坐標軸上。這樣,避免了該外殼40在拉動過程中出現翻轉的現象。
優化的:
該外殼40的下部設有拉鼻42,該拉鼻42上連接有拉帶50。即,通過拉動該拉帶50,即可拉動該外殼40移動,避免了通過該軟管20拉動該外殼40時易于損壞該軟管20的情況。同時,該軟管20上固定有至少2個連接套21,該連接套21連接該拉帶50。這樣,使該拉帶50和該軟管20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個整體,避免了拉動該拉帶50時,該軟管20出現大幅度彎曲而易于損壞的情況。
該外殼40的上部設有散熱孔43。這樣,降低了該電機10損壞的幾率。
該外殼40由連接在一起的上半部401和下半部402組成。這樣,便于裝配和維修。
當然,該外殼40上可以設有手柄60,從而便于移動該電機10。
混凝土振動棒目前已廣泛使用,其它結構和原理與現有技術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東旭,未經李東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18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