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下滑的動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1242.1 | 申請日: | 2014-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8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樹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百利蓋(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00 | 分類號: | B29C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3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模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下滑的動模。
背景技術
采用模具進行工業生產,可大大降低人力投入,加快生產速度,提高廠家的生產量,是各廠家爭相研發的重點之一,在使用模具過程中,一般包括靜模和動模,動模通過機架不停的往返運動實現與靜模的合模或分開以完成產品的生產,由于動模要不停的處于運動之中,而動模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受自身重力的影響,長時間使用后動模與機架之間的連接會松動,動模容易下滑,造成動模與靜模合模時閉合度不夠緊密,也就造成產品的質量大大受損,造成較多的殘次品,給生產廠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下滑的動模,通過設置的支撐塊將模具本體和機架進一步的固定住,有效防止模具本體下滑,維持產品的質量,保證廠家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體和設于模具本體一側的機架,所述模具本體的上端設有一支撐塊,所述支撐塊包括橫向塊和豎向塊,所述橫向塊的一端與豎向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橫向塊不與豎向塊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一穿孔,所述豎向塊不與橫向塊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分別沿著橫向板和豎向塊的高度方向設置,所述模具本體的上端設有與第二穿孔位置相對應的第二凹孔,所述支撐塊上設有分別貫穿第一穿孔的第一螺栓和貫穿第二穿孔的第二螺栓。
前述的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呈“7”型,所述支撐塊的橫向塊與豎向塊垂直連接。
前述的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端設有與第一穿孔位置相對應的第一凹孔。
前述的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塊上第一螺栓的長度大于橫向塊上第一穿孔的高度與機架上第一凹孔的高度之和,所述支撐塊上第二螺栓的長度大于豎向塊上第二穿孔的高度與模具本體上第二凹孔的高度之和。
前述的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內設有第一內螺紋,所述第二穿孔內設有第二內螺紋,所述第一凹孔內設有與第一內螺紋相銜接的第三內螺紋,所述第二凹孔內設有與第二內螺紋相銜接的第四內螺紋,所述第一螺栓上設有與第一內螺紋和第三內螺紋相適配的第一外螺紋,所述第二螺栓上設有與第二內螺紋和第四內螺紋相適配的第二外螺紋。
前述的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機架相連接的隔離柱,所述隔離柱上設置一副支撐塊,所述副支撐塊的一端與隔離柱相連接,另一端與模具本體相連接,所述副支撐塊與支撐塊形狀一致、上下方位顛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下滑的動模,包括模具本體和機架,在模具本體的上部設置一支撐塊,支撐塊為“7”型,支撐塊的橫向塊的一端頂住機架,支撐塊的豎向塊的一端與模具本體的上部連接,在模具本體運動過程中,由于橫向塊頂在機架上,對豎向塊和與豎向塊連接的模具本體有一個向上的拉力,克服豎向塊與模具本體自身的重力,防止模具本體在運動過程中受重力作用下滑,維持模具本體位置的穩定,即保證模具本體與靜模合模的閉合度,保證產品的質量,為了進一步防止模具本體下滑,除了在模具本體的上部設置支撐塊外,還可在模具本體的下部設置副支撐塊,副支撐塊與支撐塊的形狀一致、上下方位顛倒,即副支撐塊其實為支撐塊的倒立設置,同時利用支撐塊和副支撐塊,共同防止模具本體下滑,保證廠家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防下滑的動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含義如下:
1:模具本體;2:機架;3:支撐塊;301:橫向塊;302:豎向塊;?4:第一穿孔;5:第二穿孔;6:第一凹孔;7:第二凹孔;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隔離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百利蓋(昆山)有限公司,未經百利蓋(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12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出模及鎖模機構
 - 下一篇:吹膜用自動混料上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