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定位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19598.1 | 申請日: | 2014-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95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褚海青;張哲民;任勝祥;趙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肺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9/00 | 分類號: | A61B19/00;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t 引導 下經皮肺 穿刺 定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穿刺定位帶,尤其涉及一種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定位帶。
背景技術
由于胸壁包含有肋骨等實性成分,經皮肺穿刺時往往需要多次CT掃描以確定最佳的穿刺位點,確定最佳穿刺位置后,理想的穿刺還需要按照一定的角度穿刺到肺部病變。而要準確確定穿刺的部位和角度,由于要多次CT掃描確定,會對患者產生輻射傷害,找點耗時長,穿刺成功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定位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定位帶,包括穿刺定位帶本體、角度調節管以及角度固定帶;在所述穿刺定位帶本體上同排開設有多個定位孔,在所述穿刺定位帶本體的下表面設置有一層粘貼層;所述角度固定帶的兩端與穿刺定位帶本體的上表面兩端相接,所述角度調節管穿過所述角度固定帶;所述定位孔的孔徑大于所述角度調節管的外徑。
優選的,所述定位孔為五個,等距間隔的開設在所述穿刺定外帶本體的中間位置。
優選的,所述定位孔之間的間隔為2~3mm。
優選的,所述角度固定帶粘貼在所述穿刺定位帶本體的兩端。
優選的,所述角度固定帶與所述穿刺定位帶本體的上表面兩端一體成型。
優選的,所述角度固定帶為彈性帶。
本實用新型中的穿刺定位帶的使用可以一到二次之內確定穿刺的最佳位點,可以顯著的節約時間,減少因反復CT掃描給患者帶來的輻射傷害。而且通過角度調節管可以根據CT掃描的角度調整到最佳的角度,可以顯著的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的概率,特別適合年輕醫師學習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這一技術的前期摸索階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角度調節管與穿刺定位帶本體垂直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角度調節管與穿刺定位帶本體成一定角度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穿刺定位帶本體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穿刺定位帶本體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穿刺定位帶本體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穿刺定位帶本體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技術特征、實用新型目的與技術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定位帶,包括穿刺定位帶本體100、角度調節管200以及角度固定帶300。
如圖3、圖4、圖5以及圖6所示,在穿刺定位帶本體100的中間同排設有五個定位孔101,當然根據需要定位孔101也可以開設三個、四個或者更多,定位孔101的孔徑大小統一,其間隔大約為2~3mm,貫穿整個穿刺定位帶本體100;在穿刺定位帶本體100的下表面102設置有一層粘貼層103,可以通過粘貼層103將穿刺定位帶本體100粘貼在皮膚的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角度固定帶300為彈性帶,可以拉伸固定,其彈性力小于粘貼層103的粘貼力,這樣才能保證其能夠拉伸定位。
角度固定帶300的兩端301與穿刺定位帶本體100的上表面104兩端相接,這種連接方式可以為粘貼、縫合等方式設置為一體結構,也可以將兩者制作為一體結構。
角度調節管200穿過所述角度固定帶300,將角度調節管200固定在角度固定帶300上;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孔101的孔徑大于所述角度調節管200的外徑,如圖1為角度調節管200為90°的示意圖,圖2為成一定角度的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先通過穿刺定位帶本體100找到需要穿刺的位置,將定位孔101對準需要穿刺的位置,并通過CT掃描設置好需要穿刺的角度,然后拉伸角度固定帶300將角度調節管200對準定位孔101將其固定,從而將穿刺針插入角度調節管200進行穿刺。
本實用新型中的穿刺定位帶的使用可以一到二次之內確定穿刺的最佳位點,可以顯著的節約時間,減少因反復CT掃描給患者帶來的輻射傷害。而且通過角度調節管可以根據CT掃描的角度調整到最佳的角度,可以顯著的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的概率,特別適合年輕醫師學習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這一技術的前期摸索階段。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肺科醫院,未經上海市肺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195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