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復合樁基礎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19167.5 | 申請日: | 2014-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80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微;王曉輝;魏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水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12 | 分類號: | E02D27/12;E04G2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復合 樁基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的基礎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復合樁基礎。?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進行,舊樓更新改造工程很多,所謂舊樓更新改造加固增層均包括:不勻勻沉降引起的樓房開裂、傾斜的危樓和超齡服役的群樓,以及改變用途急需增層的已建高樓,在此處統稱為“舊樓”(下同)。現有技術對舊樓加固改造一般僅限于結構的地上部分的加固改造,或者將整個舊樓拆除后再進行地下樁基的改造;對原地下結構的基礎,在舊樓不拆除室內不開挖的基礎上后補樁基礎的技術還是一個空白。當原有地下柱基基礎滿足不了地上結構增層增加荷載后的承載能力,為使其滿足承載力需求,利用現有的技術就只有將既有建筑物拆除并開挖后再補建樁基礎,這種改造工程量很大,現有技術的這種改造方式,耗財耗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如何在不拆除舊樓不破壞舊樓的原有基礎結構的前提下,對地下柱基或墻基進行改造,是一個重大的新的研究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填補現有技術的空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在不拆除舊樓,不破壞舊樓原有基礎,不開挖舊樓原有地基,且在舊樓原有基礎下后生根樁基礎的關鍵新技術,具體提供一種新型復合樁基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新型復合樁基礎,包括原樁基和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其中原樁基包括原鋼筋混凝土柱(3)、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在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上的原鋼筋混凝土柱(3)的周邊設有水鉆鉆孔,所述水鉆鉆孔自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向下穿透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的下方是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與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之間設置有彈性體。彈性體的設置能夠填充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與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之間的縫隙,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樁基礎更為牢固。?
所述水鉆鉆孔包括第一鉆孔(8)和第二鉆孔(7),其中第一鉆孔(8)貫穿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第二鉆孔(7)自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直至穿透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其中第二鉆孔(7)的孔徑小于第一鉆孔(8)的孔徑。?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復合樁基礎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中的各個部件的代號分別表示為:?
1,回填的三七灰土;?
2,原鋼筋混凝土柱基;?
3,原鋼筋混凝土柱;?
4,原鋼筋混凝土地面;?
5,原鋼筋混凝土地面標高;?
6,原鋼筋混凝土柱基基底設計標高;?
7,第二鉆孔;8,第一鉆孔;9,高壓旋噴水泥土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新型復合樁基礎,包括原樁基和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其中原樁基包括原鋼筋混凝土柱(3)、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在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上的原鋼筋混凝土柱(3)的周邊設有水鉆鉆孔,所述水鉆鉆孔自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向下穿透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的下方是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與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之間設置有彈性體。彈性體的設置能夠填充高壓旋噴水泥土樁(9)與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之間的縫隙,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樁基礎更為牢固。?
所述水鉆鉆孔包括第一鉆孔(8)和第二鉆孔(7),其中第一鉆孔(8)貫穿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第二鉆孔(7)自原鋼筋混凝土地面(4)直至穿透原鋼筋混凝土柱基(2),其中第二鉆孔(7)的孔徑小于第一鉆孔(8)的孔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水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水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191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