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進煤口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118121.1 | 申請日: | 2014-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4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魏永軍;孔凡譜;羅濱;顧士誠;顏丙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安華豐頂峰熱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22 | 分類號: | F23C10/22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 地址: | 271413 山東省泰安***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huán) 流化床 鍋爐 進煤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fā)電廠用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
背景技術
目前,火力發(fā)電廠用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CFBB鍋爐)的給煤方式如圖1所示,它采用斜置的直徑300mm的鑄鋼圓管直接穿過爐墻通到爐膛內(nèi),鑄鋼圓管上部再配備播煤風管,在播煤風的作用下,吹送燃煤顆粒高速進入爐膛。鍋爐燃煤的粒度一般控制在8~13mm。燃煤顆粒會對給煤管造下部造成沖刷。特別是在接近爐墻的進煤口附近,播煤風正對著的給煤管迎風面,使該處磨損尤為嚴重,出現(xiàn)磨透產(chǎn)生漏洞現(xiàn)象。在運行過程中漏洞煤、漏煙和熱渣冒出,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浪費而且威脅工作人員安全。目前的解決方法通常采用補焊的方式進行處理,但處理不久就會再次出現(xiàn)同樣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防磨的進煤口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進煤口結構,其特征在于,它是將給煤管迎風面設成帶有下沉區(qū)的迎風面,下沉區(qū)的底面也就是靠近穿爐墻進煤口的那個面為水平面,下沉區(qū)的下沉面與水平面之間形成一個α=110~135°角度的拐角區(qū),該拐角區(qū)的拐角應設在播煤風管的軸線上。
下面結合工作原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
當給煤管運行時,在下沉區(qū)的溫度一般為300~450℃左右,該溫度下煤粒會發(fā)生軟化,成為膠質體或結成半焦態(tài),在拐角處自然形成燃煤粘結保護層,有效解決了煤顆粒對給煤管的沖刷,帶來的磨損問題,解決了給煤管因磨損造成的泄漏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給煤管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例說明,1-給煤管,2-下沉區(qū),3-下沉區(qū)的下沉面,4-爐墻進煤口,5-水平面,6-拐角區(qū),7-播煤風管,8-給煤管的迎風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現(xiàn)有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給煤管結構圖,它采用斜置的直徑300mm的鑄鋼圓管作為給煤管1,給煤管1直接穿過爐墻通到爐膛內(nèi),給煤管1上部再配備播煤風管7,從圖1可以看出:播煤風正對著給煤管的迎風面,在播煤風的作用下,吹送燃煤顆粒高速進入爐膛使該迎風面磨損尤為嚴重,出現(xiàn)磨透產(chǎn)生漏洞現(xiàn)象。
如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進煤口結構,它是將給煤管1的迎風面設成帶有下沉區(qū)2的迎風面,下沉區(qū)2的底面也就是靠近穿爐墻進煤口的那個面為水平面5,下沉區(qū)2的下沉面3與水平面5之間形成一個α=110~135°角度的拐角區(qū)6,該拐角區(qū)6的拐角應設在播煤風7管的軸線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安華豐頂峰熱電有限公司,未經(jīng)泰安華豐頂峰熱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181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