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軌道加強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11496.5 | 申請日: | 2014-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84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包孔;朱平;杜渝;張華軍;王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7/08 | 分類號: | B66C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嘉 |
| 地址: | 20012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加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鋼結構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工字型軌道的軌道加強塊。
背景技術
采用A75軌道制作的軌道由于其高強高耐磨性而廣泛應用于港口起重運輸機械中,如:岸橋、場橋等。用于起重運輸的軌道通常是工字型軌道。在一些領域,比如岸橋上,為了便于其前大梁需要提升和下降等操作,會將前后大梁連接處的軌道制作成Z型短軌。Z型短軌實際上就是將普通的工字型軌道從中間切開形成的半邊的工字型軌道。兩個Z型短軌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工字型軌道。圖1a和圖1b揭示了Z型短軌100的結構及其組裝示意圖。
作為港口起重運輸機械中非常重要的結構,Z型短軌在整個運輸裝置、工況適應性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極大方便各種操作,但是Z型短軌的抗疲勞載荷強度比完整的工字型軌道大為降低。軌道在起重機械運輸過程中,受到小車、吊具和起重貨物的重力作用以及車輪側向力的作用,小車來回經過行走時,對軌道產生不同程度的交變載荷作用。Z型短軌在鉸點處是將完整軌道切成兩半而成,所以抗疲勞載荷強度大幅降低,因此,必須要提高短軌的抗疲勞性能。
為了解決短軌抗疲勞性下降的問題,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在工字型短軌的凹口處(軌道腹部)采用韌性較好的焊材進行堆焊加強。堆焊加強的方式需要使用焊材堆滿整個凹口,需要多層多道焊,焊縫金屬填充量大,且由于軌道需要預熱至較高溫度,焊工勞動強度大。
另一種手段是采用加強塊加強,即將開好坡口的加強塊直接焊接至軌道凹口(腹部)進行加強,加強塊一般采用Q345B鋼,該鋼材在國內有大量生產,原料較易獲取。一般的加強塊的結構如圖2a和2b所示,圖2a揭示了加強塊的結構,圖2b揭示了加強塊的安裝示意圖。參考圖2a所示,加強塊200的基本形狀與軌道的凹口相符,尤其加強塊200背面的輪廓與軌道的凹口輪廓盡量相匹配。加強塊200的正面頂端和底端都開有淺坡口。焊接時,將加強塊200放入軌道202的凹口204中,然后在頂端和底端的淺坡口處進行焊接,形成焊縫。由于加強塊200和軌道202都是金屬材質并且加工精度不會很高,因此加強塊200背面與軌道的凹口無法做到完全貼合,肯定會留下縫隙,由于淺坡口焊接的焊縫很小,造成實際承載重量的截面積很小。在小車車輪(尤其是偏軌時)來回經過該處時將出現較大疲勞載荷,容易導致上坡口205處焊縫開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軌道加強塊,采用單側深坡口的形式使得承載有效面積增加。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軌道加強塊,軌道加強塊填充在工字型軌道的凹口中并與軌道焊接固定,軌道加強塊的背面輪廓與軌道的凹口輪廓相貼合,軌道加強塊的正面頂部形成深坡口,深坡口由軌道加強塊的背面直接斜向延伸至軌道加強塊的正面,軌道加強塊的正面底部形成淺坡口,淺坡口的寬度小于軌道加強塊的厚度的1/3,軌道加強塊的高度為軌道的凹口高度的1/2~2/3,軌道加強塊的厚度與軌道的凹口的深度相同。
在一個實施例中,深坡口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3°~39°。
在一個實施例中,軌道加強塊的正面的平臺部分的高度為軌道加強塊的高度的1/4~1/3。
在一個實施例中,軌道加強塊的材質為Q345B號鋼。
在一個實施例中,軌道加強塊填充在Z型短軌的凹口中。
在一個實施例總,工字型軌道的材質是A75軌道鋼。
本實用新型的軌道加強塊采用單側深坡口形式,使得軌道加強塊與軌道凹口的焊接面積更大,承載有效面積顯著增加,以提高工字型軌道,尤其是Z型短軌的抗疲勞性能。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的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圖1a揭示了Z型短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1b揭示了Z型短軌的組裝示意圖。
圖2a揭示了現有技術中使用的加強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b揭示了現有技術中使用的加強塊的組裝示意圖。
圖3a揭示了本實用新型的軌道加強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b揭示了本實用新型的軌道加強塊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114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進的控制器自鎖止擋結構
- 下一篇:智能報警垂直運輸防護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