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智能控溫裝置的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10705.4 | 申請日: | 2014-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19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天義;郭彬;熊華軍;惠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D3/28 | 分類號: | B24D3/28;B28B7/26;B24D18/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彥偉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智能 裝置 樹脂 結合 劑內圓 磨砂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砂輪成型模具,具體涉及一種外徑25mm以下1A8型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熱壓成型用整體型模具。
背景技術
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廣泛應用于硬質合金、鋼件和陶瓷行業,行業覆蓋廣泛,砂輪需求量較大。但由于砂輪直徑較?。ㄆ毡樵?-25mm之間),通常按照1A8型砂輪制造方式成型,但該類產品現有生產工藝存在不易壓平,厚度偏差較大,擠料量不穩定,不易卸模等問題,尤其對于外徑在15mm以下且密度較大的砂輪,此類問題更為明顯,嚴重影響了該類砂輪半成品的合格率。
通過對現有的模具和成型工藝進行分析,發現影響砂輪半成品合格率的問題有兩個方面:
第一,該類砂輪成型有兩種模具: 1)采用整體蜂窩式設計,模腔大多數為20~30個通孔均布在一塊鋼板上,生產效率較高,但模腔孔徑過于密集,投料困難,同時在壓制過程中,因模具整體厚重,各通孔受熱程度不均,各物料易出現高度偏差等問題,對半成品質量的波動性產生影響;2)采用單獨子模具,生產效率較低,此外,由于模具較小,壓制過程中模具與加熱板接觸面積較小,導致模具在高度方向上出現溫度差異,經實際測量,模具底板升至指定溫度時,模具中心高度溫度低點約比指定溫度低20℃,溫度的偏差也加大了工藝控制的難度。
第二,由于砂輪尺寸小,相應成型用內部子模具模腔、壓頭、底板尺寸均較小,而壓制過程中模腔與底板、壓頭之間會擠出少量成型料,這會導致模具在卸模時上述各部位之間所受摩擦力較大,使砂輪卸模難度增加,卸模時較大的應力容易使尺寸較小的各部件發生微觀變形,久而久之,在影響砂輪尺寸精度的同時也會加速模具的損耗。
由于上述存在的兩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此類半成品砂輪的合格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半成品砂輪的合格率低,模具損耗大,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帶有智能控溫裝置的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成型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的:
帶有智能控溫裝置的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成型模具,它包括輔助模環,輔助模環內設置有模具和控溫系統;所述控溫系統包括與電源相連的可控硅,可控硅分別與加熱管和溫度控制顯示儀相連,溫度控制顯示儀與熱電偶相連。
所述輔助模環內設置有沉孔,沉孔內安裝模具。
所述輔助模環內設置有用于放置加熱管的圓形通孔和用于放置熱電偶的電偶通孔。
所述模具包括與沉孔相匹配的模具外環,模具外環內設置底板,底板上方設置壓環,底板和壓環內設置型芯。
所述模具外環為帶臺階的套筒,底板、壓環和型芯均為圓柱體結構。
所述底板和壓環分別與模具外環局部接觸,其余部位留有間隙。
所述模具由相互獨立的子模具組成。
所述輔助模環由兩掰模環組成,兩掰模環通過緊固螺栓緊固在一起。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采用輔助模環的結構,將模具與控溫系統組裝在一起,能夠實現智能控溫,批量砂輪半成品高度偏差與厚度偏差一致性較好,能實現穩定產品工藝和產品質量的目的,操作方法簡便,便于投料和卸模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1所示B、B’的剖視圖;
圖4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5為溫控原理圖;
圖6為控溫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帶有智能控溫裝置的樹脂結合劑內圓磨砂輪成型模具,它包括輔助模環4,輔助模環內設置有模具1和控溫系統;如圖6所示,控溫系統包括與電源相連的可控硅,可控硅分別與加熱管和溫度控制顯示儀相連,溫度控制顯示儀與熱電偶相連,其工作原理如圖5所示,使用時只需在溫度控制儀上設定溫度程序(如無程序可直接設定控溫溫度),由溫度控制儀通過可控硅的通斷來調節加熱功率。另外,在整個控制過程中,溫度控制儀不斷的采集溫度檢測信號,計算測量溫度與實際溫度偏差,進行PID調節,實時調整加熱功率。溫度控制儀表是整個溫控系統的控制中樞,熱電偶是測溫元件,加熱管是執行部分,使電能轉化成熱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107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用龍門起重機行走裝置
- 下一篇:扁形信號傳輸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