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電站雙向進水排沙廊道結構有效
申請號: | 201420109232.6 | 申請日: | 2014-03-11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13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發明(設計)人: | 吳時強;周輝;吳修鋒;周杰;戴江玉;阮士平;王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
主分類號: | E02B9/02 | 分類號: | E02B9/02;E02B8/00;E02B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電站 雙向 進水 廊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電站雙向進水排沙廊道結構,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排沙建筑物。?
背景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樞紐中,特別是多沙河流,庫區泥沙在若干年后會淤積至壩前,引水易挾帶泥沙進電站和引水建筑物。造成電站水輪機磨損和引水流道損壞,嚴重時造成重大事故和經濟損失。因而人們往往在樞紐中,引水口和電站進水口前設置有效的攔沙、導沙、排沙建筑物,排沙廊道是其中重要部分。?
排沙廊道的結構型式,體形尺寸及平面布置均與來流、來沙量,分流、分沙比,河流自然形狀,有無沉沙池,攔沙坎有密切關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水電站雙向進水排沙廊道結構,設置于引水口和電站進水口前端,在樞紐河勢不夠良好,河灣分流分沙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用雙向進水排沙廊道,保證排沙效果。?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電站雙向進水排沙廊道結構,包括排沙廊道,排沙廊道一端封閉,排沙廊道另一端設有排沙口,排沙口與沖沙閘連接,排沙廊道迎水面和背水面均設有進水孔,進水孔之間的間距和進水孔的橫截面積均由排沙廊道的封閉端至排沙口一端依次增大,排沙廊道的橫截面積由排沙廊道的封閉端至排沙口一端逐漸減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前述排沙廊道的橫截面形狀為方形。?
前述排沙廊道每兩個進水口之間設有導流墩。?
前述導流墩與前述排沙廊道側壁之間設有導流角,導流角為銳角。?
進一步的,前述排沙廊道為直線結構或設有彎曲部。?
前述排沙廊道的彎曲部為圓弧形狀,彎曲部的圓周角度為4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的排沙廊道是雙向進水排沙廊道,廊道雙面進水孔數,間距,廊道平面轉角,與排沙閘相對關系,均通過正交優選確定。在樞紐河勢不夠良好、河灣分流分沙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由于廊道前無沉沙池攔沙坎,來沙不可避免會翻越廊道頂,在廊道與取水口交?差不夠理想時采用本實用新型,由于為雙向進水,可以沿水流方向正向進水也可以由反向進水,因此只要沖沙閥一開,廊道前泥沙很快被排走。本實用新型使電站進水口達到門前法目的。?
由于排沙廊道的直線部分迎水段所經過的水流較急,攜沙能力也較強,故此處所設進水孔進水面積較小,進水孔分布較密集,以此達到最佳排沙效果。?
而排沙廊道的側面彎曲迎水段所經過的水流較緩,攜沙能力也相對較弱,故此處所設進水孔面積較大,進水孔分布較稀疏,如此既不會造成進水孔堵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排沙效果。?
由排沙廊道的封閉端至沖沙孔一端,排沙廊道主體的橫截面積由大到小逐漸遞減,橫截面積較大的正面迎水段需要承受水流的沖擊力較大,而橫截面積較小的側面彎曲迎水段需要承受水流的沖擊力較小,如此設計,既保證了廊道的安全與穩固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建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廊道沿中軸線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排沙廊道、2-進水口、3-導流墩、4-導流角、5-排沙口、6-彎曲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水電站雙向進水排沙廊道結構,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排沙廊道1,排沙廊道1一端封閉,排沙廊道1另一端設有排沙口5,排沙口5與沖沙閘連接,排沙廊道1迎水面和背水面均設有進水孔2,使帶有沙的水沿水流方向不僅可以正向進水,還可以反向進水。排沙廊道1每兩個進水口之間設有導流墩3。導流墩3與排沙廊道1側壁之間設有導流角4,導流角4為銳角。?
進水孔2之間的間距和進水孔2的橫截面積均由排沙廊道1的封閉端至排沙口5一端依次增大。排沙廊道1設有彎曲部。排沙廊道1的彎曲部6為圓弧形狀,彎曲部6的圓周角度為40°。排沙廊道1的橫截面形狀為方形。?
如圖2所示,排沙廊道1的直線部分上的導流角4為45°,由排沙廊道1的彎曲部6到?排沙口5部分上的導流角4逐漸減小。?
如圖3所示,排沙廊道1的橫截面積由排沙廊道1的封閉端至排沙口5一端逐漸減小。?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未經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92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渠抬水閘
- 下一篇:一種三面進水排沙廊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