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8920.0 | 申請日: | 2014-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14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沈彥;杜林峰;李詩剛;陳偉元;吳彩瓊;溫庚金;張志卿;黎德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04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加 坡面噴播 綠化 厚度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綠化領域,特別是一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
背景技術
在邊坡生態修復治理中,對于坡度較大的坡面,特別是坡度大于65°以上的石質邊坡,其生態修復難度較大。目前對該種邊坡一般采用種植爬藤或掛網噴混植生對其進行綠化,但前一種方法復綠速度較慢,后一種方法由于植生綠化厚度不夠難以長期提供植物生長的基礎條件,以至于坡度大于65°以上的石質邊坡復綠效果差。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第二種綠化方法提供一種結構以改善現有技術對大坡度石質邊坡復綠困難、效果差等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對大坡度石質邊坡復綠難度大、厚度不足等技術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包括坡體結構,所述坡體結構上間隔設置有支撐板體,所述的支撐板體上鋪設有鐵絲網,所述鐵絲網掛設于支撐板體的上端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坡體結構的坡度大于或等于65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支撐板體通過錨釘固定在上述的坡體結構上,所述錨釘縱橫向間距為1m。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板體為支撐木板,該支撐木板的長度為20-30cm,寬度為8-10cm,厚度為2-3cm,使用Ф14、L=0.3-0.5m的錨釘固定在上述坡面結構的斜坡面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鐵絲網的規格為:50mm×50mm,Ф=3-4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該種結構應用在大坡度邊坡噴播綠化時可以明顯增加植物的綠化厚度,極大改善大坡度邊坡特別是坡度65°以上的石質邊坡的復綠效果。該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對大坡度石質邊坡復綠難度大、厚度不足等技術缺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側面剖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實用新型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圖2,一種增加坡面噴播綠化厚度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體結構1,所述坡體結構1上間隔設置有支撐板體2,所述的支撐板體2上鋪設有鐵絲網3,所述鐵絲網3掛設于支撐板體2的上端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坡體結構的坡度大于或等于65度。在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鐵絲網3上的凹凸位置正好卡在支撐板體2的上沿,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種結構可以有效增加高陡邊坡植生厚度,植生厚度達到15-20cm以上,為植物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穩定的生長環境,可以解決目前掛網噴混植生普遍只有8cm左右的植生厚度,極大地提升了大坡度邊坡的綠化效果。
所述的支撐板體2通過錨釘4固定在上述的坡體結構上,所述錨釘4縱橫向間距為1m。所述支撐板體2為支撐木板,該支撐木板的長度為20-30cm,寬度為8-10cm,厚度為2-3cm,支撐木板平面布置上下間距為300~500mm,使用Ф14、L=0.3-0.5m的錨釘4固定在上述坡面結構1的斜坡面上;所述鐵絲網3的規格為:50mm×50mm,Ф=3-4mm。
在實際實施本實用新型時,實施者可以依據具體的實施環境和調節適當調整支撐板體2、鐵絲網3和錨釘4的具體尺寸參數。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89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