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井下電動移動設備電纜護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8679.1 | 申請日: | 2014-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5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利兵;王建國;黃繼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利兵;王建國;黃繼榮 |
| 主分類號: | E21F17/06 | 分類號: | E21F1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鄂州***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下 電動 移動 設備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設備,具體說是一種礦山井下電動移動設備電纜護道。
背景技術
隨著礦山裝備水平的提高,電動的移動設備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便是使用的電纜也大量增加,由于礦山井下環境的影響,電纜使用壽命普遍較短,長的5-6周,短的2-3周。一條電纜上萬元,進口的更貴,生產成本明顯提高。因此,電纜的保護問題嚴重困擾電動移動設備在井下的應用和普及。目前井下電纜保護的方法主要是在電纜行經的障礙部位如轉彎處,采用包裹的方法,即在轉彎處把巷道的巖石用橡膠皮帶包裹起來,避免電纜與巖石的硬磨損,但電纜與包裹層為滑動摩擦,摩擦系數大,阻力大,電纜所需牽引力增大,且包裹層上粘有砂石等,對電纜表層磨損顯著,電纜因表層破損而拉斷報廢現象嚴重。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為了提高礦山井下電纜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井下電動移動設備電纜護道,將電纜滑動摩擦變為滑動摩擦,減輕電纜的磨損。
技術方案是:井下電動移動設備電纜護道,由柔性托輥組排列組成,所述柔性托輥組由掛鉤、鐵絲、卡繩環、支架、長托輥、短托輥、卡座、錨栓、鋼絲繩構成,長、短托輥與支架間隔排列,短托輥分布在中間位置,由鋼絲繩串聯,鋼絲繩的兩端由卡繩環鎖緊,固定在錨栓或由鐵絲掛在掛鉤上。
所述的卡繩環分為帶掛環和不帶掛環兩種,帶掛環的卡繩環由鐵絲掛在掛鉤,通過調整鐵絲的長度,調節柔性托輥組的姿態和張緊度,不帶掛環的卡繩環卡裝在T形錨栓上。
所述的長托輥和短托輥勻由螺母、軸承、空心軸和滾筒構成。
所述的支架為“人”字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井下電動移動設備電纜護道由多組柔性托輥組排列構成,行成豎直和水平兩個方向的防護,變電纜與通道間的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從根本上改變了電纜在礦井巷道內,尤其是拐彎處的工作條件,使電纜得到有效保護。
2、安裝方式簡便靈活,且不受場地限制。可以上端掛在巖壁的掛鉤、下端直接固定的錨栓上,也可以兩端都采用帶掛環的卡繩環連接。
3、所采用的“人”字型支架,底部始終進向巖石面,能即時承受電纜的作用力,保障托輥自由轉動。
4、所述柔性托輥組剛柔相濟,托輥采用空心軸為剛性,整體用鋼絲強串聯為柔性,能適應井巷地形地貌以及復雜工況條件。
5、結構簡單,安裝、調整和拆除方便;造價低廉,堅固耐用。
6、工作可靠,整個托輥組由鋼絲繩串聯,每個托輥都有支架支撐,能有效保證每個托輥在受力時都能自由轉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柔性托輥組結構圖,圖中:1為掛鉤,2為鐵絲,3為帶掛環的卡繩環,4為支架,5為長托輥,6為短托,7為卡座,8為錨栓,9為不帶掛環的卡繩環,10為鋼絲繩。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托輥結構圖,圖中:1為螺母,2為軸承,3為空心軸,4為滾筒。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井下電動移動設備電纜護道,是由柔性托輥組排列構成,所述柔性托輥組由掛鉤1、鐵絲2、帶掛環的卡繩環3、支架4、長托輥5、短托輥6、卡座7、錨栓8、不帶掛環的卡繩環9、鋼絲繩10構成,長托輥5、短托輥6與支架7間隔排列,短托輥6分布在中間位置,由鋼絲繩10串聯,鋼絲繩10的一端由帶掛環的卡繩環3鎖緊,再由鐵絲2掛在掛鉤1上,鋼絲繩10的另一端由不帶掛環的卡繩環9鎖緊固定在錨栓8上。
如圖2所示,長托輥5和短托輥6勻由螺母11、軸承12、空心軸13和滾筒14構成。
如圖3所示,支架為“人”字型,能防止超過90°翻轉,同時避免電纜與支架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利兵;王建國;黃繼榮,未經張利兵;王建國;黃繼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86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醚聚酰胺彈性體
- 下一篇:一種上袋機的包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