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聲波沖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8008.5 | 申請日: | 2014-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27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杰;李茂忠;王琳;孫俊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延鋒偉世通(煙臺)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02 | 分類號: | B26F1/02;B26D7/04;B26D5/12;B26D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聲波 沖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聲波沖孔裝置,屬于超聲波沖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對汽車內飾塑料件的沖孔,尤其是針對新賽歐308門板的手搖窗孔的加工,多采用液壓系統硬沖,盡管從沖孔的效果看孔邊緣無毛刺,外觀質量較好,但是采用液壓系統硬沖還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沖孔過程需要的壓力較大,否則影響沖孔的效果;其次采用液壓系統進行驅動,沖孔裝置本身結構比較復雜,一般費用較高,造成塑料件沖孔的成本的提高。而采用加熱的方式對塑料件進行熱沖,由于塑料件在加熱過程中進行沖孔,孔的融化比較嚴重,往往會影響產品工件的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沖孔效率高、質量好的超聲波沖孔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超聲波沖孔裝置,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內設有臺板,所述臺板上設有底模及設置在底模周圍用于支撐工件的可調式支柱,在正對底模下方的所述臺板上設有廢料孔,所述廢料孔的下方設有收集箱,在正對底模上方的所述機架上固定設有超聲波沖孔機構,在所述超聲波沖孔機構的兩側設有工件壓緊機構,所述超聲波沖孔機構包括軌道、驅動氣缸、固定框架、超聲波換能器及超聲波沖頭,所述軌道、驅動氣缸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與固定框架固定連接,在所述驅動氣缸作用下,所述固定框架可沿在所述軌道上、下移動,所述超聲波換能器安裝在所述固定框架內,所述超聲波沖頭設置在所述固定框架的下方且上端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的底部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超聲波技術、采用在軌道上的驅動氣缸及超聲波換能器的配合實現了沖頭對工件高效、連續的沖孔作業;超聲波沖頭與底模可根據工件孔大小、形狀的不同快速的更換,提高了換模的效率;而兩側的工件壓緊機構及臺板上可調式支柱的配合加強了工件的穩定性,尤其是針對轎車門板曲面設計,可調式壓頭與可調式支柱的配合實現對工件額壓緊,以確保了沖孔的精度,提高了沖孔的質量;利用超聲波的振動摩擦瞬間產生熱能達到沖孔的效果,沖孔的邊緣自動封邊,不發黑、不燒焦、不發硬、不散邊,保證了沖孔的質量。總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硬件設備簡單,重量輕,占據空間小,投入成本低,沖孔效率高,且沖孔的外形美觀,更適用于塑料件的沖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的,所述工件壓緊機構包括升降導軌、壓緊氣缸及壓板,所述升降導軌及壓緊氣缸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壓緊氣缸的活塞與所述壓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壓板的下端設有可調式壓頭,在所述壓緊氣缸作用下所述壓板可沿所述升降導軌上、下移動。?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調式壓頭配合底部可調式支柱對表面不平的工件進行穩定定位,增強工件的穩定性,確保了沖孔的位置和精度,提高了沖孔的質量。?
進一步的,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啟動按鈕、超聲波發生器及觸摸控制屏。?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觸摸控制屏對沖孔的參數進行設置,還可以屏顯示沖孔的參數,啟動按鈕更方便操作,超聲波發生器用以產生超聲頻電能并提供給超聲換能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機架;2、臺板;3、底模;4、可調式支柱;5、廢料孔;6、收集箱;7、軌道;8、固定框架;9、超聲波換能器;10、超聲波沖頭;11、驅動氣缸;12、升降導軌;13、壓緊氣缸;14、壓板;15、可調式壓頭;16、工件;17、觸摸控制屏;18、超聲波發生器;19、啟動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延鋒偉世通(煙臺)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延鋒偉世通(煙臺)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80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