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道路照明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6627.0 | 申請日: | 2014-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50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潘國兵;梁波;肖堯;崔璐璐;李靈愛;何世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J1/00 | 分類號: | G01J1/00;G01J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7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道路 照明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照明質量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道路照明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促進了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增強了居民消費信心,提高了居民購買力。單以私家車為例,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已破億,為保證眾多駕駛人員夜間行車的安全和舒適,須對道路照明質量進行檢測,確保駕駛人員擁有良好的道路照明環境。
目前道路照明環境質量檢測主要采用傳統的人工逐點照度測量,利用所測數據計算出路面亮度總均勻度、亮度縱向均勻度,最終將該值與相關規范規定值對比,評價出檢測段道路照明質量環境水平。該方法由于需實地逐點測量,嚴重浪費人力和時間,并且路面行駛車輛時刻威脅著測量人員的生命安全。隨著交通基建設施的快速發展,該種效率低下的道路照明質量檢測方式已完全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急切需要一種新的道路照明檢測方式。
現有技術中,將照度計等測量設備有機融合于檢測車,通過定位系統,借助計算機實時接收并存儲照度計所測路面各點數據,實現了安全、高效的檢測道路照明質量。但細細研究該檢測技術,不難發現一些不足之處:第一.照度值與測試點至光源之間距離有關,照度計位于距路面高度兩米左右的檢測車車頂,用高度兩米左右處的照度測試值代表高度0米處的路面照度值,誤差較大;第二.路面照度測試采用方格布點方式,道路照明質量檢測需測量方格布點所指定的測試點,照度計設置在車頂上,通過改變檢測車位置間接改變照度計所測點位置,難以保證照度計所測點為指定測試點;另外,檢測車行駛過程方向難免出現偏差,該偏差將使得照度計偏離測試點,最終造成測試數據誤差較大;第三.照度計取樣速度一般為2次/秒,無法實現每時每刻取樣測試,檢測車即使以10km/h(2.8m/s)低速行駛,也難以保證照度計測量精度。
因此,需要對現有道路照明測量裝置進行改進,不僅使照度計貼近路面,還能夠精準測量指定點,減小道路照明測試數據誤差,提高數據的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道路照明測量裝置,不僅使照度計貼近路面,還能夠精準測量指定點,減小道路照明測試數據誤差,提高數據的精度。
本實用新型的道路照明測量裝置,包括測試系統、遙控系統和用于處理照明測試數據的數據處理裝置;
所述測試系統包括近地面測試平臺、行走輪和照度計,所述近地面測試平臺為伸縮可調結構,包括外層測試平臺和以可沿長邊方向滑動的方式單自由度內套于所述外層測試平臺的內層測試平臺,所述外層測試平臺和所述內層測試平臺上均安裝有所述照度計;
所述遙控系統包括遙控裝置,所述遙控裝置包括模式控制器、方向搖桿和數字鍵盤,所述模式控制器包括用于控制近地面測試平臺自由行走的自由模式控制電路和用于控制近地面測試平臺每前行一定距離自動停止一秒循環進行的測試模式控制電路,所述近地面測試平臺在測試模式控制區控制下的前行距離由所述數字鍵盤進行設置。
進一步,所述內層測試平臺通過一驅動機構驅動相對外層測試平臺移動,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齒輪和伸縮桿件,所述伸縮桿件包括套桿和內套于套桿并與套桿滑動配合的齒條,所述套桿固定設置于所述外層測試平臺,所述齒條前端與所述內層測試平臺固定連接,所述齒輪對應所述齒條位置固定設置于所述外層測試平臺并通過一伺服電機驅動。
進一步,所述遙控系統還包括遙控信號發射器、遙控信號接收器和用于轉換遙控信號接收器信號驅動行走輪按設定方向和速度行走的伺服舵機,所述遙控信號發射器設置于所述遙控裝置,所述遙控信號接收器設置于所述近地面測試平臺。
進一步,所述照度計為數字式照度計。
進一步,所述數據處理裝置為計算機,所述計算機與所述數字式照度計通過藍牙連接。
進一步,所述外層測試平臺和所述內層測試平臺上均設有卡槽,所述數字式照度計安裝于所述卡槽內。
進一步,所述卡槽的兩側槽邊上設有刻度。
進一步,所述內層測試平臺下表面設有用于沿外層測試平臺內腔平面行走的滾輪Ⅰ,所述齒條下表面設有用于沿套桿內腔平面行走的滾輪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交通大學,未經重慶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66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