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放礦機擋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6196.8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6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宮國慧;馬東;陳繼宏;李崇利;郭海濤;齊雙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集團礦業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3/00 | 分類號: | E21F13/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林治錦 |
| 地址: | 114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放礦機擋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采礦機械領域中的放礦機,尤其涉及一種放礦機擋渣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地下礦山生產中通常需要把溜井或礦倉里面的礦或巖通過放礦機等放礦設備,放入到車中。在放礦過程中,每放完一車渣后,都要停一下,換放第二車,在這停頓期間以及在放完一列車后,放礦溜槽中的渣不可避免地滑落到巷道底板,因此放礦機下面底板上很多積渣需要及早清理。
現有的解決辦法是在放礦機溜槽兩邊用圓鋼焊接兩個高300mm左右的擋柱,用40-50mm厚,300-400mm寬的木板作為擋渣板,放到溜槽邊與擋柱之間,用于防止溜槽里的渣落到巷道底板。
但用這種擋渣板有以下缺陷:1、在放礦過程中采用人工手拿擋漏板在溜槽部位進行擋渣操作,易造成物體打擊事故;有時放礦溜槽高,就架設梯子或站在車上進行擋渣操作,這樣高空違章作業,易造成高空墜落事故;因此操作不便,非常危險。2、當溜槽中的渣的粒度小或有積水時,每放一車渣,人工擋渣一次,勞動強度非常大;如果處于雨季,人工擋渣不及,極易造成跑渣和渣堆埋人等安全事故。3、木板作擋渣板經常斷裂,更換頻繁,浪費木材。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放礦機擋渣裝置,從而解決放礦時人工擋渣的安全問題,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放礦機擋渣裝置,包括放礦溜槽,與放礦溜槽固定連接的L型擋柱,設置在放礦機溜槽與擋柱之間的擋渣板,其特征在于:在擋渣板下部兩側設有軸銷,兩個連桿的一端分別與擋渣板的兩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擋渣板下部兩側的軸銷鉸接,在所述的擋渣板的中上部設有連接孔,鋼繩一端與此連接孔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定滑輪組與杠桿的中前部固定連接,杠桿的前端與銷軸鉸接。
所述的定滑輪組為2個定滑輪。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放礦時人工擋渣的物體打擊、高空墜落等安全隱患問題,降低了人工擋渣以及清理放礦溜槽下面積渣時勞動強度大的問題,有效地預防了跑渣事故和掉渣傷人事故,提高了效率與效益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放礦機擋渣裝置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方向視圖;
圖3是圖1的B-B'方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和3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放礦機擋渣裝置,包括放礦溜槽1,與放礦溜槽1固定連接的L型擋柱5,設置在放礦機溜槽1與擋柱5之間的擋渣板4,其特征在于:在放礦機溜槽1下部兩側設有軸銷2,兩個連桿3的一端分別與擋渣板4的兩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放礦機溜槽1下部兩側的軸銷2鉸接,在所述的擋渣板4的中上部設有連接孔,鋼繩6一端與此連接孔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定滑輪組7與杠桿8的中前部固定連接,杠桿8的前端與銷軸9鉸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定滑輪組7為2個定滑輪。圖中10為礦車,11為礦巖渣。
在放礦時,用力壓杠桿8,擋渣板4在鋼繩6的帶動下抬起,礦巖渣11便溜入礦車10內;放礦完畢,松開杠桿8,擋渣板4便落下,立刻止住礦巖渣11的下滑,完成一個放礦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集團礦業公司,未經鞍鋼集團礦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61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鐵蛋白受體檢測試劑盒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煤礦井下回風巷工作硐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