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鉛陽極立模澆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5886.1 | 申請日: | 2014-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257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唐成河;師習福;鄭秀懷;黃福利;唐保軍;劉紅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陽市豫北金鉛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25/04 | 分類號: | B22D25/04;B22D21/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王暉 |
| 地址: | 455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陽極 澆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注系統,特別涉及一種鉛陽極立模澆注系統,屬于金屬冶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鉛陽極立模是一種陽電極,主要由鉛金屬材料制作而成,在該電極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將鉛原料熔融進行澆注,在現有的技術中,鉛熔融后,采用多臺臺kW級別的液下鉛泵將約400℃的液態鉛分別抽到多個陽極立模模具內,經循環水冷卻成型而制成鉛陽極板。然而,這種液下泵耗能特別大,每臺泵,每天耗至少耗電約400kWh,而且由于液態鉛容易產生氧化渣,極易導致鉛泵葉輪、出液管的堵塞等問題,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很大的力氣去維修,嚴重地影響著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如何擺脫這種困境,是鉛陽極立模制造工廠急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鉛陽極立模澆注系統耗電量大、容易出現鉛泵葉輪損傷、出液管堵塞等故障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鉛陽極立模澆注系統,其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能耗、降低設備故障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鉛陽極立模澆注系統,包括鉛保溫爐、用于澆注陽極立模的定量斗,控制各部分動作的控制器,所述鉛保溫爐分為相互聯通在高池、低池兩部分,所述低池頂部設置有多個出料口,低池側面高于頂部,頂部側面設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上連接有溢流道,所述低池頂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呈底部開口的碗狀結構,碗狀出料口上設置有料棒,所述髙池內鉛液高于低池內鉛液高度,從出料口冒出的鉛液沿各自的溢流道流至定量斗,再從定量斗澆到立模模具中,所述料棒上設置有料棒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所述定量斗兩端設置有旋轉軸,系統中設置有液壓驅動b驅動定量斗沿旋轉軸,所述鉛液沿溢流道的溢流口到定量斗之間具有一定的坡度,所述料棒上下移動的驅動裝置與控制器連接,所述定量斗兩端的旋轉軸支撐點下設置有重力傳感器,重力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旋轉軸液壓驅動b連接,所述鉛保溫爐低池頂部至少設置有兩個出料口,所述各個出料口之間設置有隔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帶來的積極效果為:通過利用的鉛液壓力和流動,免去了使用耗電量大的鉛泵,降低了能源使用量,避免了因料渣等原因引起的液泵損壞、出液管的堵塞等問題,降低了能源消耗,避免了頻發的設備故障,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效益,采用低池底部設置多個出料口,出料口堵料放料采用料棒,調整料棒的高度能方便的調節出料口流量,設置多個出料的料棒,可同時對多條生產線的模具完成澆鑄,各個出料口之間設置隔板,各生產線澆鑄可同時進行,也可錯開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部分連接示意圖。
圖3?現有技術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其中101:高池、102:低池、103:出料口、105:料棒、106:冷卻管、107:液壓驅動a、109:溢流道、110:陽極立模模具、111:重力傳感器、112:定量斗、113:液壓驅動b、114:旋轉軸、115:翻轉柄、301:鉛泵、302:出液管。
?圖3?現有技術的示意圖。在現有技術中熔化的鉛液是利用鉛泵301抽出利用出液管302將鉛液抽到陽極立模模具110中的,但是,由于液態鉛容易產生氧化渣,極易導致鉛泵葉輪、出液管302的堵塞等問題極大地影響到生產速度和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陽市豫北金鉛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陽市豫北金鉛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58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斗式提升機頭輪機體
- 下一篇:一種傾斜式錳礦石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