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容器苗栽苗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4964.6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27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詹長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湖縣華源農產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0 | 分類號: | A01G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4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容器 苗栽苗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容器苗栽苗器。
技術背景
目前的城市綠化項目常常都是通過培育容器苗再進行移栽,傳統的容器苗的栽種都是人工用鋤頭挖坑,再將容器苗種下,這種方法有諸多缺陷:挖坑深淺大小不一,因人而異,無法統一規范;費時費力,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栽苗效率的容器苗栽苗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容器苗栽苗器,包括圓筒狀的取土器,取土器一側從上端向下設置有出土口,用于將取土器中的土抖動倒出,取土器上端位于出土口兩端固結連接有力臂,力臂之間設置有弧形腳踏,腳踏中部設置有加強筋連接到取土器上端,力臂上端設置有手柄。
所述的力臂之間位于腳踏上方設置有橫梁。
所述的取土器的高度為20-25cm。
所述的出土口的長度為15-20cm。
所述的腳踏到取土器的距離為5-8cm。
所述的力臂的長度為80-100cm。
所述的手柄材質為木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栽苗器根據栽種樹苗的大小設計取土器的大小,通過取土器來挖坑,將土取出后抖動栽苗器,土從取土器的出土口掉落,再挖下一個坑,以此類推。本實用新型的容器苗栽苗器大大提高了栽苗效率,傳統人工挖坑人均一天栽苗200棵左右,利用栽苗器人均一天栽苗1500余棵,降低了人工成本,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容器苗栽苗器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取土器,2、出土口,3、力臂,4、腳踏,5、加強筋,6、手柄,7、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結構進行說明,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
如圖1所示,一種容器苗栽苗器,包括圓筒狀的取土器1,取土器1一側從上端向下設置有出土口2,用于將取土器1中的土抖動倒出,取土器1上端位于出土口2兩端固結連接有力臂3,力臂3之間設置有弧形腳踏4,腳踏4中部設置有加強筋5連接到取土器1上端,力臂3上端設置有手柄6,力臂3之間位于腳踏4上方設置有橫梁7,取土器1的高度為20-25cm,出土口2的長度為15-20cm,腳踏4到取土器1的距離為5-8cm,力臂3的長度為80-100cm,手柄6材質為木料。
其中,取土器1的高度一般為20cm,出土口2的長度為15cm,腳踏4到取土器1的距離為5cm,力臂3的長度為100c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栽苗器根據栽種樹苗的大小設計取土器的大小,通過取土器來挖坑,將土取出后抖動栽苗器,土從取土器的出土口掉落,再挖下一個坑,以此類推。本實用新型的容器苗栽苗器大大提高了栽苗效率,傳統人工挖坑人均一天栽苗200棵左右,利用栽苗器人均一天栽苗1500余棵,降低了人工成本。
上述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這種非實質改進,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適宜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湖縣華源農產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太湖縣華源農產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49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箔材超聲波清洗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超聲波清洗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