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移動組合式隧道施工污水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4551.8 | 申請日: | 2014-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001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潘傳標;馮恩;陳永照;張軍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鐵科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21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組合式 隧道 施工 污水處理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各類隧道施工廢水處理設備,具體為一種可隨隧道施工地點不同而同步移動的隧道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最近幾十年,我國家經濟取得得了高速發展,但卻忽略了我們的建設不僅影響同代和后代人需求的可持續性原則,違背可持續性發展的建設項目并不少見。在高速和大規模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去幾十年結束時候,人們發現,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環境污染,臭氧層出現空洞,溫室效應,自然資源匱乏,水土大量流失,自然災害平凡等。所有這些負面效應,不但威脅著我們人類的生存,而且也威脅著所有現存的生物。故在為了我們的后代能夠有足夠的生存環境。
為了確保戶外隧道施工所產生廢水對有限的自然生態環境部造成破壞,環保部門現在規定隧道施工廢水要經過廢水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才能外排,特別是隧道在建于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時更應做好環境保護,污水的治理。
隧道施工生產廢水水量比較小,污染物質比較少,污染物組成比較簡單其主要污染物為PH、NH3-N、油類、有機物、SS等,故在設備設計時參考到國家相應的環保法律法規,選用廢水排放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排放標準和參考《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相應水質指標。設備設計宗旨為保護環境,設備使用時能更有利于隧道施工和保護環境與合乎現階段國家對隧道施工生產廢水的要求和管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移動組合式隧道施工污水處理設備,利用該技術及設備并采用與之配套設施和設備,可以對隧道施工生產廢水起到有效的治理,從而使隧道施工污水對環境不會造成破壞,避免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方案為:一種可移動組合式隧道施工污水處理設備,包括通過連通管依次連接的潛污泵、中心導流筒、絮凝沉淀池、生物濾池、回用水箱和回用泵形成的處理系統。潛污泵、中心導流筒和絮凝沉淀池構成系統的前池體,中心導流筒設置在絮凝沉淀池內,絮凝沉淀池內設置有攪拌機和布水堰;生物濾池、回用水箱和回用泵構成系統的后池體,生物濾池內設置有布水堰;前池體和后池體均設置安裝在移動拖車上。該系統設備,可輕便地在隧道施工中的二襯臺面上移動,可以有效地處理隧道施工生產廢水而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B8978-1996的一級排放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相應水質指標。
所述的絮凝沉淀池內分為三個處理單元,三個單元以串聯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池體前端設置攪拌機,每個單元的底部設置排泥閥。絮凝沉淀池形成污水處理設備的一個重要的處理工序,該工序處理廢水由提升泵提升到該池內,經添加各種化學藥劑對廢水中污染物質進行去除,以達到對污水的凈化。該池在焊接好后經防腐處理等其他構件安裝到位后,置于拖車上拖行移動。
所述的中心導流筒設置在絮凝沉淀池內,用十字支撐架將其支撐于絮凝沉淀池中心,并懸空。主要在工作的時候起導流污水、攪拌和減緩流速的作用。
所述的移動拖車為前池體和后池體的下部,分為前后兩部拖車,分別裝載前池體和后池體,移動拖車底部設置有車輪和支撐腳。移動拖車主要拖行整個系統池體轉運,跟隨隧道施工進度而跟隨,起到載重和運輸的作用。
所述布水堰布置在前池體和后池體的內偏上部,與絮凝沉淀池、生物濾池的池內壁相連接,成槽狀,堰口成均勻鋸齒狀。工作時起均勻布水和收集水作用,水流是由連通管流入到布水堰上或由布水堰流入。
絮凝沉淀池和生物濾池底部均設置有排泥閥。
所述的生物濾池內部設置支撐架,支撐架上設置生物濾層。
所述回用泵設置于生物濾池的拖車前沿牽引板上,接入系統后池體中,主要為系統處理達標廢水提供動力。
所述的前池體和后池體的內外表面采用玻鋼防腐外部油漆防腐處理。
所述生物濾池屬于一個系統重要組成單元,生物濾池和回用水箱為一個整體構成系統后池體,置于移動拖車上,生物濾池位于后池體前部,主要為處理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內部裝填各種具有吸附作用的濾層,在使用過程中填料孔隙之間會形成微生物以此來對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起到降減的作用。處理廢水時廢水由連通管進入該池,在經由上而下的處理過程,達到對污水中的有害物質的去除。回用水箱位于后池體后部,主要為系統處理達標廢水提供收集容器,以方便在對達標廢水回用時保證供應。
采用上述可移動組合式隧道施工污水處理技術及設備的具體方法如下:
設備擺放前期對地面要求要幾本平整,不出現大的凹凸地面,否則會影響設備轉運與設備正常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鐵科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鐵科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45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