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輛用后部門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4167.8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28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鈴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J5/10 | 分類號: | B60J5/10;B60Q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羅巴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方志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部門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例如供汽車等車輛的后組合燈安裝的車輛用后部門構造。
背景技術
作為汽車等車輛的后部門,公知有所謂的掀背式的后部門,例如,轎車等的行李箱門,旅行車、微型廂式車等的后尾門等。這種后部門通常包括配置于車內側的內板、設置于上述內板的車外側的外板和設置于上述內板的車內側的門內飾。
作為這種后部門,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示,提出有這樣一種后部門:具有上部板和下部板,在上部板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的下側形成用于安裝后組合燈的上安裝部,在下部板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形成用于安裝后組合燈的下安裝部,由上述上安裝部和上述下安裝部構成上述后組合燈的安裝部,在上述下安裝部設置供后組合燈嵌入的開口部,將上述上部板的下端部和上述下部板的上端部焊接起來而形成外板。
另外,如專利文獻2所示,提出有這樣一種后部門:具有板主體和燈安裝板,該燈安裝板形成有供后組合燈嵌入的開口部,將上述板主體和上述燈安裝板焊接起來而形成外板。
另外,如圖7所示,公知有這樣一種后部門:具有上部板121和下部板122,在下部板122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的上側形成用于安裝后組合燈的安裝部126,在上述安裝部126開設供后組合燈嵌入的開口部127,將上述上部板121的下端部和上述下部板122的上端部焊接起來而形成外板117。
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后部門中,由于上部板的下端部和下部板的上端部形成為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直線狀,因此將上部板和下部板焊接在一起而得到的接合部呈直線狀,由此,能提高焊接作業的作業性。
在專利文獻2所示的后部門中,由于截面深度變大的燈安裝板為獨立于板主體的構件,因此能提高沖壓成形板主體時的成形性,并且能提高成形燈安裝板時的成形性。
另外,由于沖壓成形板主體時的成形性提高,因此將燈安裝板安裝于板主體所需要的燈無法發光的部分縮小,即燈虛設部縮小。
在圖7所示的后部門中,由于將上部板121和下部板122焊接在一起而得到的接合部B沿供后組合燈安裝的安裝部126的周緣設置,因此接合部B呈沿后組合燈的端部(日文:見切り)(后組合燈的形狀)延伸的形狀,由此能夠根據后組合燈的外觀形狀設置接合部B,從而能確保后組合燈的外觀形狀的自由度。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821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251348號公報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所示的以往的后部門需要避開直線狀的接合部地配置后組合燈,因此存在后部門的設計的自由度降低這樣的問題。
另外,上述專利文獻2所示的以往的后部門具有獨立于板主體的,分別設置于該板主體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的燈安裝板,因此,后部門的部件個數增加,并且向板主體安裝燈安裝板時的點焊焊接點和密封材料的涂布部位增加,而存在成本上升和重量增加這樣的問題。
另外,圖7所示的以往的后部門的接合部B沿后組合燈的端部形成,因此,安裝部126處于自下部板122的上端突出的狀態,在輸送下部板122時等,存在因振動、沖擊等而導致安裝部126發生變形的風險。
另外,在圖7所示的以往的后部門中,截面深度較大且呈復雜形狀的安裝部126與下部板122一起通過沖壓成形一體成形,因此,下部板122的成形性的提高存在限度,另外,由于成形性的提高存在限度,因此下部板122的沖壓成形的成品率的提高存在限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確保設計的自由度,抑制成本和重量,抑制后組合燈的安裝部位的變形并提高成形性和成品率的車輛用后部門構造。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達成目的,技術方案1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車輛用后部門構造具有內板和外板,該外板設置于上述內板的車外側,且在上下方向上被分成兩部分并且彼此接合在一起,該車輛用后部門構造的特征在于,上述外板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被分成上部板和下部板的兩個部分,在上述上部板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的下端部分別形成有向下方開放的第1切口部,在上述下部板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兩端側的上端部分別形成有向上方開放的第2切口部,在將上述上部板的下端部與上述下部板的上端部對接在一起時,上述第1切口部與上述第2切口部連通并形成用于安裝后組合燈的開口部。
根據技術方案1所述的車輛用后部門構造,技術方案2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車輛用后部門構造的特征在于,將上述上部板的下端部與上述下部板的上端部對接在一起而形成的接合部形成為沿車輛寬度方向延伸的直線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鈴木株式會社,未經鈴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41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