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4161.0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57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國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63698部隊 |
| 主分類號: | G01K1/02 | 分類號: | G01K1/02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沈國安 |
| 地址: | 214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抗 溫度 監測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溫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對大型雷達天線伺服驅動系統中的電抗器溫度進行實時監測的終端裝置,屬于自動化遠程測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大型雷達天線伺服驅動系統中,電抗器作為一種重要器件被廣泛使用;在天線連續工作過程中,電抗器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電抗器溫度過高,會對設備的穩定可靠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因此當電抗器溫度過高時,需要根據情況采取主動散熱措施,為此需要對電抗器的溫度進行實時監測。
但是,在電抗器溫度監測上,以往的做法是采用人工定時測量來監視電抗器溫度,這種方法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存在測量時段盲區,當電抗器在測量間隔時段內溫度過高時容易燒毀電抗器、甚至引發火災等事故,所以這種方式無法做到實時監測、遠程監測,不利于進行系統化的管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進行實時遠程監測的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并且采用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后,能夠同時對多路電抗器溫度進行高精度的測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所述溫度監測終端包含有微控制器以及連接于微控制器上的測量電路、顯示電路和通訊電路。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所述微控制器采用型號為ATMEGA48的芯片,所述顯示電路采用128×64的點陣液晶顯示模塊,上述微控制器的9、10、11腳分別接入上述點陣液晶顯示模塊的片選、串行數據、串行時鐘端口。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上述測量電路包含有貼附于電抗器上的溫度傳感器芯片,所述溫度傳感器芯片接入上述微控制器的14腳。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上述測量電路包含有多個貼附于電抗器上的溫度傳感器芯片,多個溫度傳感芯片并聯掛接在1-wire總線上,該1-wire總線接入微控制器的14腳。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所述通訊電路包含有型號為MAX232的串口通訊芯片,所述串口通訊芯片的9、10腳分別接入微控制器的30、31腳,且串口通訊芯片的7、8腳接入串口接頭J3。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所述微控制器上還連接有按鍵電路,所述按鍵電路包含有四個按鍵,四個按鍵的一端分別接入微控制器的1、2、12和13腳,另一端均接地,且四個按鍵上均并聯有電容。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所述溫度監測終端還包含有一電源電路,所述電源電路由型號為LM7805的三端穩壓集成電路構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獲知電抗器溫度,相比于人工測量的方式,其不但測量精準,而且能夠連續實時的獲知電抗器溫度,并且直觀的顯示在液晶顯示屏上;通過通訊電路同時具備遠程數據傳輸功能,解決了人工測量電抗器溫度存在的測量不連續、數據無法遠程傳輸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微控制器電路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液晶顯示電路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串口通訊電路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傳感器接口電路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按鍵電路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電源電路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傳感器轉接盒電路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主程序流程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串口中斷流程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引腳電平中斷流程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顯示線程流程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讀傳感器ID線程流程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測溫線程流程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自動換頁線程流程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的串口通訊線程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15,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電抗器溫度監測終端,所述溫度監測終端包含有微控制器U1以及連接于微控制器上的測量電路、顯示電路和通訊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3698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63698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41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