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2596.1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54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唐詠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詠 |
| 主分類號: | H04R31/00 | 分類號: | H04R3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耳塞 微孔 調音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塞微孔加工工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
背景技術
一般的耳塞特別是入耳式耳塞都需要前后排氣孔來達到頻響的平衡與聲音的一致性。以前都是需要在較大的孔上貼一張纖維質感的調音介質或是海綿介質來調整微小的排氣量。
后來出現了使用微孔工藝無需調音介質的耳機,但是微孔加工時是一個最大的難題,目前一般采用轉速在幾萬或幾十萬轉的微孔鉆床進行微孔加工,該微孔鉆床不僅昂貴,也不適合耳塞本身單個工件或不規則表面的鉆孔加工。
因此,現有技術中又采用了直接穿孔的工藝在耳塞殼體上進行穿孔,可是又遇到一個難題就是穿孔的針很細,一般都在0.1mm-0.5mm左右這種針才能加工出微孔,但是在穿孔操作過程中,這種穿孔細針又很容易折彎或斷掉。
因此,現有技術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采用微孔鋼管嵌套穿孔細針,以此來加強穿孔細針的強度,防止其在穿孔加工時,被折彎或是折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包括用于加工耳塞殼體微孔的穿孔細針,還包括一用于加強所述穿孔細針本體強度的微孔鋼管,所述穿孔細針部分嵌套在所述微孔鋼管內。
所述的耳塞微孔調音針,其中,所述微孔鋼管的內徑與所述穿孔細針的外徑相等。
所述的耳塞微孔調音針,其中,所述穿孔細針的外徑為0.1mm~0.5mm。
所述的耳塞微孔調音針,其中,所述穿孔細針用于穿孔的端部為圓錐體結構。
所述的耳塞微孔調音針,其中,所述微孔鋼管外側設置有適于夾持的加工套。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采用微孔鋼管嵌套穿孔細針,以此來加強穿孔細針的強度,防止其在穿孔加工時,被折彎或是折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耳塞微孔調音針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見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耳塞微孔調音針的剖面圖。
如圖1所示,所述耳塞微孔調音針,其包括:
穿孔細針100,用于加工耳塞殼體微孔,為能夠加工出耳塞所需要的微孔,該穿孔細針100的外徑設置為0.1mm~0.5mm,而且所述穿孔細針100用于穿孔的端部設置為圓錐體結構,便于扎孔;
微孔鋼管200,用于加強所述穿孔細針本體強度,較好的是,所述微孔鋼管200的內徑與所述穿孔細針100的外徑能夠相等,從而達到更好的強度要求。
具體地,所述穿孔細針100部分嵌套在所述微孔鋼管200內,只預留出部分長度的穿孔細針100本體在微孔鋼管200外,該預留的尺寸依實際微孔加工深度而定,在此不作限制。
通過上述微孔鋼管200的使用,可使得嵌套在微孔鋼管200內的穿孔細針100在微孔加工時,不會彎折或折斷。
為便于該耳塞微孔調音針的徒手夾持或者機械夾持,較好的是,在所述微孔鋼管200外側設置一適于夾持的加工套300,而該加工套300可采用注塑或者壓鑄的方式將微孔鋼管200包裹在其內,從而適于微孔加工。
本實用新型耳塞微孔調音針其具體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與現有的微孔鉆床微孔加工方式所不同的是,該耳塞微孔調音針只需對穿孔細針施加一高強度的向下壓力,使得穿孔細針能夠即時穿透耳塞殼體,即可完成一次的微孔加工。可采用人工徒手握住加工套按壓穿孔細針,也可通過機械夾持加工套按壓穿孔細針,不僅加工步驟簡單,而且效率高。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耳塞微孔調音針,采用微孔鋼管嵌套穿孔細針,以此來加強穿孔細針的強度,防止其在穿孔加工時,被折彎或是折斷。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詠,未經唐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25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