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2486.5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8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斌;劉守江;劉輝;覃發超;鄧青春;林葉彬;羅明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華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張吉 |
| 地址: | 637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農村 生活 污水處理 系統 | ||
1.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通的污水收集池、厭氧處理池、污泥沉淀池、凈化池和濕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處理池與污泥沉淀池之間通過雨污分流裝置連通;所述雨污分流裝置包括溝道和隔斷支撐物,所述溝道由左溝壁、右溝壁和溝底組成;所述隔斷支撐物一端與右溝壁的上部固定,另一端與溝底的中部固定;所述隔斷支撐物將溝道分隔為雨水明溝與污水暗溝;所述污水暗溝由右溝壁、隔斷支撐物和溝底圍成;所述雨水明溝由左溝壁、隔斷支撐物和溝底圍成;
所述污水收集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上設有進污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設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上口端、下口端和中口端;所述三通管通過中口端與排污口配合連接,所述三通管的上口端高于進污口的高度,所述三通管的下口端與池體的底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污水收集池通過排污口與厭氧處理池的底部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溝壁的中上部設有凹槽,溝底的中部設有凹槽,所述隔斷支撐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凹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溝底的凹槽內設有用于緊固隔斷支撐物的填塞物,所述填塞物高于溝底的底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塞物為泥土、石塊或木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斷支撐物為具有彈性的竹編支撐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的中口端套入排污口中,并與排污口配合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的下口端與池體的底部之間的間隙為10cm—40c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新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的下口端與池體的底部之間的間隙為20cm—3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華師范大學,未經西華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248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邊框自動定位機構對邊框的自動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水處理的給水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