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渦螺式氣液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2445.6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53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許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中華 |
| 主分類號: | C02F1/20 | 分類號: | C02F1/2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書剛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工業南路1***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螺式氣液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在通過厭好氧反應器進行污水處理時對氣提過程中混合液中氣相(空氣、沼氣)和液相(污水)進行分離的裝置,屬于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氣液分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厭氧反應器和好氧反應器都是高效的生物膜法廢水處理方法,其內部都需要設置氣固液三相分離器,以便將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污泥顆粒和泥水混合液分離(消化氣、消化液和污泥顆粒),再通過氣提管將氣液提升至氣液分離器內,實現氣液分離,泥水混合液回流至反應器內,氣體排掉(好氧反應器)或返回反應器參與反應(厭氧反應器)。
中國專利文獻CN103011402A公開了一種《雙循環厭氧反應器》,包括池體,池體呈柱狀,池體內自下至上依次分為錐形污泥膨脹區、主反應區、次反應區和沉淀區,該反應器設置有上下兩級氣固液分離區,雙循環回流系統包括氣提管、氣水分離罐和回流管,錐形污泥膨脹區內的氣水混合液提升至氣水分離罐,形成一級循環;主反應區內的氣液沿氣提管上升,形成二級循環。
中國專利文獻CN103332784A公開了一種《三級循環好氧反應器》,池體內自下至上依次分為錐形污泥膨脹區、好氧反應區、缺氧反應區、沉淀過濾層,好氧反應區的上部設有一級氣固液分離區,缺氧反應區的上部設有二級氣固液分離區,兩級氣固液分離區內均設置有三相分離器;錐形污泥膨脹區內的氣水混合液提升至氣液分離罐,形成一級循環,好氧反應區內的氣液沿氣提管上升,形成二級循環,經過二級氣固液分離區的廢水向好氧反應區的底部噴射回流,形成三級循環。
上述反應器雖然具有絮狀污泥快速啟動、能在運行過程中較快生成好氧顆粒污泥等特點,但是需設置多個三相分離器和氣液分離罐,結構復雜,成本高。氣液中的氣泡使氣液運行時會產生“喘息”(氣液時斷時流)現象,由于氣提管提升的氣液由氣液分離罐的內部中間進入,在氣液分離罐內這種“喘息”現象無法消除,就會對氣水分離罐內壁造成沖擊,氣液分離效果和效率較差,同時也會對氣水分離罐的使用壽命造成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污水處理過程中氣液分離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傳質能力強,分離效果好的渦螺式氣液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渦螺式氣液分離裝置,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該裝置,包括蝸殼,蝸殼內設有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外側設置有進液口,螺旋通道的上方為氣室,蝸殼的底部設置有回流口,蝸殼的頂部設有排氣口。
氣液由進液口進入,在螺旋通道內螺旋流動,氣泡得到充分釋放,向上運行進入氣室,由排氣口排出,泥水混合液通過回流口回流至反應器底部。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氣提后的氣液在螺旋通道內螺旋流動,氣體得到充分釋放,同時泥水混合液混合充分,起到進一步傳質作用,解決了氣液運行時的“喘息”現象,氣液分離更便捷簡單,提高了氣液分離效果,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
圖中:1、蝸殼,2、螺旋通道,3、回流口,4、氣室,5、排氣口,6、支架,7、進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渦螺式氣液分離裝置,是在蝸殼1內設有螺旋通道2,螺旋通道2的外側設置有進液口7。螺旋通道2的上方為氣室4。蝸殼1的底部設置有回流口3。蝸殼1的頂部設有排氣口5。蝸殼1固定在支架6上。為便于觀察,可在蝸殼1上開設觀察窗。
上述裝置應用時,將厭氧或好氧反應器中的氣提管與進液口7連接,由氣提管排出的氣液在螺旋通道2內螺旋流動,氣泡瞬間快速大量釋放,提高了氣液分離效果和效率,避免了氣液分離時的“喘息”現象,不會對內壁造成沖擊,提高了其使用壽命,氣體得到充分釋放,同時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提高了傳質能力。氣體(沼氣)向上運行進入氣室4,由排氣口5排出。泥水混合液通過底部的回流口3回流至厭氧或好氧反應器底部,與進入反應器的廢水混合,在反應器內存在厭氧菌或好氧菌對有機物的降解,同時產生沼氣,再次形成氣液,如此形成循環,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在短時間內與微生物充分接觸,為顆粒物的快速繁殖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促進生物繁殖,使廢水得到有效處理,保證出水水質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中華,未經許中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24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封裝結構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三極管測溫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