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剪力墻的永久性復合保溫模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2377.3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5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小軟;朱瀟;王勇萌;王國勇;牛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C2/288 | 分類號: | E04C2/288;E04C2/32;B32B13/14;B32B7/08;B32B3/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黃娟 |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剪力 永久性 復合 保溫 模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剪力墻上的可永久使用的復合保溫模板。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混凝土剪力墻施工的建筑模板以鋼模板、竹模板、木模板及其組合模板為主,混凝土澆筑成型后需要拆模,待全部混凝土工程完工后,再進行外墻保溫層的安裝,一般使用粘結砂漿和保溫釘把保溫材料安裝到外墻表面,再在保溫層外表面噴涂料或粘結面磚飾面。整個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投入大筆資金購買模板,加上施工中模板損耗、周轉等因素,致使工程造價高,占用勞動力多,工期長;且保溫層容易出現空鼓現象影響保溫效果,甚至發生飾面層脫落傷人的事故;此外,粘結砂漿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墻體的無效厚度。
現有的中國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新型保溫模板裝配構造(CN203307950U)”,包括保溫模板,剪力墻、固定配件、六角自攻螺絲,所示的固定配件通過六角自攻螺絲與保溫模板連接,保溫模板與剪力墻澆注連接。但是這種結構相對復雜,安裝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省去模板拆除、周轉等繁瑣工序,安裝省時省力,節能環保,保溫效果好,水泥模板與保溫層之間、保溫層與將來澆筑的混凝土之間粘結應力好的用于剪力墻的永久性復合保溫模板;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剪力墻模板需要拆模,工序復雜,安裝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用于剪力墻的永久性復合保溫模板,包括水泥模板和與水泥模板粘結的保溫層,其中水泥模板包括面層和間層,在面層和間層之間填充有纖維網格布的填充層,在復合保溫模板上穿接有抗剪連接錨栓,抗剪連接錨栓的有效長度大于復合保溫模板的厚度,所述的抗剪連接錨栓由水泥模板一側穿入,抗剪連接錨栓的端部穿出保溫層外。面層與間層的材料配合比不同,間層配合(質量比)比為:水泥:粉煤灰:膨脹珍珠巖:細砂:高效減水劑:偶聯劑=1:0.25~0.35:0.015~0.03:0.1~0.2:0.007~0.008:0.01~0.015,水膠比(水與水泥和粉煤灰質量和之比)為0.31~0.35;膨脹珍珠巖質輕、孔隙率高,可起到降低板材容重及保溫隔熱功效;但若板材表層孔隙率高則會增大其干縮濕脹變形,從而影響耐久性,故面層中不加膨脹珍珠巖,即面層配合比(質量比)為:水泥:粉煤灰:細砂:高效減水劑:偶聯劑=1:0.25~0.35:0.1~0.2:0.007~0.008:0.01~0.015,水膠比(水與水泥和粉煤灰質量和之比)為0.31~0.35。保溫材料可以是聚氨酯、礦物棉、聚苯乙烯或擠塑機苯乙烯等保溫材料,但相對其他幾種材料,聚氨酯因導熱系數低且與混凝土自然粘結良好,更適合作為做為此類永久性復合模板的保溫層。根據建筑物所處地域的氣候條件,保溫材料厚度一般取3~5cm。纖維水泥板與保溫材料間采用粘結劑粘結牢固,并在粘結劑完全固化前,對復合模板進行疊放并采用外力壓實處理,直到粘結劑完全固化后方可搬運或側放。如果保溫材料選用聚氨酯,也可以通過在纖維水泥板表面直接發泡的形式生產保溫層,首先把裁切好的纖維水泥板放入四周密封的模具中,把水泥板較粗糙一側的表面朝上,調整好模具內的尺寸以保證發泡層的厚度,在水泥板表面涂覆粘結劑后,扣上模具密封蓋,在密閉空間內發泡形成聚氨酯保溫層,調整好發泡壓力和材料用量以確保保溫層的密實度和均勻度。保溫材料完全固化后,界面粘結牢固密實的復合保溫模板就完成了。
為保證水泥模板與保溫層之間、保溫層與將來澆筑的混凝土之間粘結應力的有效傳遞,并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模板使用時還要設置抗剪連接錨栓,抗剪連接錨栓的設置數量可按每平米6~9個。
作為優選,所述的水泥模板的厚度為8mm~15mm,面層的厚度為1mm~3mm,間層厚度為6mm~9mm,水泥模板是由一層間層和兩層面層構成,間層的兩側為面層。
作為優選,所述的保溫層表面開設有橫向和縱向的凹槽,凹槽形成網狀,抗剪連接錨栓分布在橫向凹槽和縱向凹槽交叉的交叉點上。為進一步保證保溫層與將來現澆混凝土間的粘結,可在與混凝土接觸一側的保溫層表面按一定間距開出橫向和縱向的凹槽,以便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水泥砂漿填充到這些凹槽中從而形成縱橫向的自然抗剪粘結鍵,增強保溫材料與混凝土的界面粘結強度。對發泡形成的聚氨酯保溫層,可以在密封蓋的內表面放置預先按凹槽規格設定好間距和高度的縱橫向凸肋,待發泡完畢將自動形成表面帶凹槽的保溫模板。
作為優選,所述的相鄰兩個凹槽的間距為200mm~250mm,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10mm~15mm,凹槽的深度為5mm~1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工業大學,未經北方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237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