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壓帶電作業用的遙控電動扳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2180.X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7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成;許俊江;姚青煌;吳振宇;曾煥高;潘才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泉州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02 | 分類號: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強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帶電作業 遙控 電動 扳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用于電力生產的電動扳手。
背景技術
在電力生產中,輸電線路帶電檢修、停電檢修或工程驗收工作中,對跳線引流板等導線側金具螺栓的緊固和緊固情況的檢測,作業人員需要通過笨重的專用工具才能進入作業部位作業,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作業危險性高,特別是等電位緊固引流設備松動發熱螺栓,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僅國網泉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2012年處理的引流設備松動缺陷就達10多起,從發熱的嚴重程度看,2012年7月國網泉州供電公司220kV大井Ⅰ路#28塔跳線引流板螺栓松動發熱,最高溫度達到200多度,嚴重威脅線路的安全運行。此時,如果采用人員等電位進行消缺處理,則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現有緊固導線側螺栓的作業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作業人員直接進入作業部位進行消缺,這種方法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作業危險性高;
2、采用地電位遠距離操作扳手,此種方法雖然能降低作業強度和提高作業效率,但作業過程中無法確定扭力大小,容易因扭力過大造成螺栓損壞或扭力不足未能完全消除缺陷,而且作業人員在橫擔上通過操作桿發力,極易因套筒脫出等其他原因使人失去平衡,造成危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果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遙控電動扳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壓帶電作業用的遙控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操作桿、設置在絕緣操作桿前端的殼體、設置于殼體中的電動扳手、設置于殼體中用于驅動電動扳手工作的遙控驅動電路、設置在殼體中與遙控驅動電路連接的扭力檢測播報電路、設置在殼體上用于向遙控驅動電路和扭力檢測播報電路供電的蓄電池,所述扭力檢測播報電路包括處理器、分別與處理器連接的電流檢測模塊、存儲模塊和音頻播報模塊,所述電流檢測模塊與遙控驅動電路連接用于檢測遙控驅動電路的輸出電流,所述存儲模塊用于存儲音頻信息,所述處理器用于接收和處理所述電流檢測模塊提供的電流信息,并根據電流信息調取對應的音頻信息,然后將音頻信息提供給所述音頻播報模塊,所述音頻播報模塊用于播報所述處理器提供的音頻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電流檢測模塊為電流互感器,所述電流互感器通過AD采樣模塊與所述處理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音頻播報模塊包括音頻功放電路和揚聲器,所述音頻功放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處理器連接、輸出端與揚聲器連接,所述音頻功放電路通過DA輸出模塊與所述處理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存儲模塊為SD存儲卡,SD存儲卡通過I2C總線與處理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蓄電池插接座。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上設置有供所述絕緣操作桿端部插入的插接管,所述絕緣操作桿通過插接管與殼體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遙控驅動電路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電動扳手工作的遙控繼電器、以及與所述遙控繼電器相對應的無線遙控器。
進一步的,所述無線遙控器為紅外線遙控器。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將電動扳手設置在絕緣操作桿前端,并通過遙控驅動電路控制電動扳手工作,可避免操作者接觸到高壓電,保證操作者的安全,安全可靠的實現地電位螺栓緊固,另外還可避免中間傳動軸產生力矩的損耗。扭力檢測播報電路可檢測電動扳手的扭力并進行播報,從而讓操作者知道電動扳手的扭力,防止將螺絲擰斷的危險。
使用該設備能夠實現地電位緊固或檢測輸電線路帶電側螺栓,避免人員出線作業帶來的危險,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應用本項目研制的遙控電動扳手每次作業平均約減少停電時間2小時,若按一條線路帶10萬千瓦負荷來算,可為電網多供電量不小于20萬千瓦時,按照每度電0.5元計算,一次作業約減少因停電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0萬元,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功能模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泉州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泉州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21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