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回轉爐的密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00091.1 | 申請日: | 2014-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031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曹志永;章涵;李萬善;王選信;曹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曹氏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38 | 分類號: | F16J15/38;F16N15/02;F27B7/2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專利事務所 32205 | 代理人: | 華德明 |
| 地址: | 221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轉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回轉爐的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回轉爐是一種用于物料干燥、反應等操作的設備,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等行業。在某些生產領域,回轉爐爐內反應需要完全隔絕空氣或防止有害氣體泄露,因此,某些回轉爐對密封要求極高,甚至不允許微量泄露。回轉爐在運行時,爐體處于旋轉狀態,而用于進料或出料的爐頭或爐尾是靜止不動的,這樣在回轉爐上就出現了動靜之間的密封問題,由于回轉爐的直徑較大,通常可達2到5米,因此爐體與爐頭或者爐尾之間的動靜密封無法使用常規的機械密封或者填料密封。
目前,用在回轉爐上的密封主要有迷宮式密封、魚鱗片密封、軟填料遮擋式密封,還有近年來使用較多的端面密封等,這些密封形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迷宮式密封和魚鱗片密封效果較差,無法消除微量泄露;端面密封,即采用動、靜兩個密封環,并在動靜密封環之間加注潤滑油來進行密封,但是對于某些爐內反應溫度較高時,潤滑油容易結焦碳化導致密封失效,同時當回轉爐尺寸較大時,密封效果不盡人意,時常發生泄露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公知的回轉爐的密封裝置容易泄露、潤滑油容易結焦碳化導致密封失效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回轉爐的密封結構,該回轉爐的密封結構不會泄漏,無潤滑油結焦碳化,密封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回轉爐的密封結構包括動密封環和靜密封環,動密封環由螺釘固定在動環座上,動環座焊接在回轉爐爐體端蓋上;靜密封環由螺釘固定在靜環座上并由氣缸壓緊,在氣缸壓力作用下,使得動密封環與靜密封環始終貼合,形成端面密封結構。
在靜密封環上焊接一個密封圈,密封圈優先采用整圈成型制造,密封圈上設有石墨填充腔和填料槽,石墨填充腔位于靜密封環的圓周外部,填料槽位于動密封環的圓周外部,在靜密封環上半部分的密封面上開有凹槽,凹槽與石墨填充腔聯通。
操作時,石墨填充腔內充滿石墨粉,而在靜密封環上半部分的密封面上開有若干個凹槽,并與石墨填充腔聯通,因此在回轉爐運行時,石墨填充腔內的石墨粉不斷通過靜密封環密封面的凹槽進入動、靜密封環密封面,在動、靜密封面之間起到潤滑作用。
在密封圈上部焊接有石墨粉進料口,石墨粉進料口與石墨粉儲存器相連,保證石墨填充腔內的石墨粉不間斷添加;在密封圈下部還設置一個石墨粉出料口,用于檢修時的石墨粉排出;在密封圈兩側還設置若干個檢查口,用于定時檢查石墨填充腔內的石墨粉填充情況;此外,在石墨填充腔上還設置有氮氣進口,用于泄露時的緊急充氮保護。
在密封圈的填料槽內安裝密封填料,并在密封圈的填料槽上沿圓周方向焊接若干個筋板,壓蓋通過螺栓固定在筋板上,壓緊密封填料,同時在密封圈的填料槽上設置壓緊螺栓和彈簧,壓緊螺栓和彈簧與筋板錯開布置,在壓緊螺栓和彈簧在作用下,密封填料始終與旋轉的動密封環的圓周外表面緊密貼合,實現第二道密封,防止石墨粉及氣體的泄露,另外彈簧也有調節動、靜密封面在運轉過程中,由于不同軸度過大而引起的徑向跳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該新型密封結構采用石墨粉作為動、靜密封環的潤滑劑,避免了在較高溫度情況下,潤滑油結焦碳化導致密封失效的情況發生,同時節約了潤滑劑的使用成本,凈化了操作環境;
(2)獨特的密封圈設計,除提高了動、靜密封環的密封效果外,還實現了端面密封加填料密封的雙重密封,進一步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3)該新型密封結構設計,可確保在回轉爐筒體出現圓周跳動時,依然能夠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安裝使用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靜密封環剖視圖。
圖中:1、端蓋,2、動環座,3、動密封環,4、靜密封環,5、靜環座,6、氣缸,7、波紋管,8、進(出)料管或導氣管,9、密封填料,10、彈簧,11、壓蓋,12、壓緊螺栓,13、筋板,14、石墨粉進料口,15、密封圈,16、檢查口,17、氮氣進口,18、石墨粉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動密封環3由螺釘固定在動環座2上,動環座2焊接在回轉爐爐體端蓋1上;靜密封環4由螺釘固定在靜環座5上,靜環座5套在進(出)料管或導氣管8上,由于波紋管7具有伸縮性,靜環座5可在進(出)料管或導氣管8上橫向移動,并由氣缸6壓緊,在氣缸6壓力作用下,使得動密封環3與靜密封環4始終貼合,形成端面密封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曹氏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徐州曹氏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000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