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啟動離合器外圍鉆攻組合機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97228.2 | 申請日: | 2014-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19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如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路橋精陽數控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2 | 分類號: | B23P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5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啟動 離合器 外圍 組合 機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控機床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啟動離合器外圍鉆攻組合機床。?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數控機床基本僅具有一種功能,如銑床僅具有銑削的功能,鉆床僅具有鉆孔的功能,攻絲只有攻螺紋的功能,各機床功能比較單一。同樣地,市場上也有許多多頭機床,例如多頭鉆床、多頭車床等,可以在一臺機床上進行多點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多頭機床卻只能進行同一種類型的加工工序,例如多頭鉆床,雖然能夠進行不同孔徑的深孔加工,但是其加工的類型也只是深孔加工,仍然未解決功能單一的問題。而零部件在加工時根據加工工藝的要求,通常要有多道加工工序,無法在一臺機床上完成,例如傳統的鉆孔機床加工一次只能完成工件上一個孔或同規格幾孔的單工序加工,而若要完成工件上一個工作面上的所有孔及所有工序(比如鉆中心孔、鉆孔、擴孔、鉸孔、攻絲等),那么就必須采用數臺、甚至數十臺鉆床組成一條生產流水線來完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操作方便的一種啟動離合器外圍鉆攻組合機床。?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啟動離合器外圍鉆攻組合機床,所述床身中間設有多孔位工件夾持轉盤,所述轉盤左右兩側對應設有兩個鉆、攻組合機械,所述兩個鉆、攻組合機械分別設置在床身的上、下兩個臺面上;所述轉盤的中心驅動軸跟左側上臺面的鉆孔機械內的主軸箱連接;所述轉盤上開設的工位孔位置跟左右兩側的鉆、攻組合機械上的鉆、攻夾頭對應;所述機床外設有控制機床上所有機械設施的控制柜。
所述右側的鉆、攻組合機械的上臺面設置的是第一攻絲機械,下臺面設置的是第一鉆孔機械;所述左側的鉆、攻組合機械的上臺面設置的是第二鉆孔機械,下臺面設置的是第二攻絲機械。?
所述各個鉆、攻組合機械下面設有滑軌,所述滑軌后端設有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的輸出螺桿連接鉆、攻組合機械的底座且控制鉆、攻組合機械底座移動。?
所述第一鉆孔機械的鉆孔夾頭兩側外設有固定螺桿,所述固定螺桿連接有十字固定盤;所述十字固定盤上下端設有固定桿,所述十字固定盤面上開設有鉆孔,所述鉆孔對應鉆孔夾頭的位置,鉆頭能伸出鉆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時只要工人將要加工的工件夾持在轉盤上,利用控制箱內的控制鍵就能操作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是采用速控的模式,所以安全可靠,加工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啟動離合器外圍鉆攻組合機床,包括床身1,所述床身1中間設有多孔位工件夾持轉盤2,所述轉盤左右兩側對應設有兩個鉆、攻組合機械,所述兩個鉆、攻組合機械分別設置在床身的上、下兩個臺面上;所述轉盤的中心驅動軸跟左側上臺面的鉆孔機械內的主軸箱連接3;所述轉盤2上開設的工位孔位置跟兩側的鉆、攻組合機械上的鉆、攻夾頭對應;機床外設有控制機床上所有機械設施的控制柜(未畫出)。?
所述右側的鉆攻組合機械的上臺面設置的是第一攻絲機械11,下臺面設置的是第一鉆孔機械12;所述左側的鉆、攻組合機械的上臺面設置的是第二鉆孔機械41,下臺面設置的是第二攻絲機械42。
所述各個鉆、攻組合機械下面設有滑軌,所述滑軌后端設有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的輸出螺桿連接鉆、攻組合機械的底座且控制控制鉆、攻組合機械底座移動。?
所述第一鉆孔機械12的鉆孔夾頭兩側外設有固定螺桿,所述固定螺桿連接有十字固定盤13;所述十字固定盤13上下端設有固定桿,所述十字固定盤13面上開設有鉆孔,所述鉆孔對應鉆孔夾頭的位置,鉆頭能伸出鉆孔。?
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權利要求,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路橋精陽數控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路橋精陽數控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972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