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裝配插入自卡式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96860.5 | 申請日: | 2014-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52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油新華;耿冬青;許國光;馬慶松;宋福淵;秦會來;張清林;楊春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20 | 分類號: | E02D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李聚 |
| 地址: | 10003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 插入 卡式 預制 空心 地下 連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在地下空間支護中使用的,可作為地下空間土體支護結構、防水結構和豎向承載結構的可裝配插入自卡式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問題日益突出,如人口密集、交通擁擠、資源枯竭、可利用面積不足等。利用地下空間配置城市基礎設施是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目前,地下空間圍護結構最常用的是地下連續墻。然而,由于現澆式地下連續墻在水下進行灌注,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病,如等待混凝土凝固導致工期延長、澆筑時質量不易保證及軟弱地層中墻面平整度不易控制等。
目前出現的一種可裝配埋入式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采用結構復雜的連接件進行上下連接,而對解決墻體受力變形問題即平面應變問題有決定性作用的左右連接則僅采用較普通的榫接等,較少采用額外的有效加固方式,造成墻板之間的連接強度不夠,且現有預制墻板及上下連接構架的結構復雜,成本較高,連續墻施工的拐角處需另外設計專用的拐角接頭,施工工序多,工期長,技術人員素質要求高。因此,目前亟需一種低成本的有效的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裝配插入自卡式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要克服現澆地下連續墻存在采用結構復雜的連接件進行上下連接、對左右連接問題僅采用較普通的榫接、較少采用其他有效加固方式、造成墻板之間的連接強度不夠的問題;同時解決現有預制墻板的上下連接構架結構復雜、預制時間長、成本高的問題;還解決現有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工序多、連續墻施工的拐角處需另外設計專用的拐角接頭、操作復雜、對技術人員素質要求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裝配插入自卡式預制空心地下連續墻,由若干個墻板左右插接而成,所述墻板的上表面開有底部不貫通的減重空腔,墻體內預埋有吊裝環安裝套筒和墻底注漿導管,所述墻底注漿導管開口在墻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的左側面為與墻板一體連接的T形榫頭,所述T形榫頭的總長度小于墻板左側面的整體高度,所述T形榫頭的橫部頂端與墻板的上表面平齊且寬度與墻板左側面的寬度相同,所述T形榫頭在橫部的下表面及立部的底面都是內高外低的斜面;所述墻板的右側面為與T形榫頭完全匹配的、與 T形榫頭進行無縫插接的榫槽。
所述T形榫頭在橫部下表面及立部底面的斜面的傾斜角度相等,其大于預制混凝土墻體接觸面的摩擦角,榫槽的斜面角度與T形榫頭的斜面角度相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橫部的厚度為墻板整體高度的1/3~2/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T形榫頭的總長度是墻板整體高度的4/5~2/3。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墻板的左側面上設有2~4條遇水膨脹型的止水膠條,所述止水膠條自上而下緊密貼合在T形榫頭的外壁。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墻板的T形榫頭上設有接縫注漿導管,所述接縫注漿導管開口設在T形榫頭的上表面,貫通T形榫頭后另一開口在立部底面的斜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接縫注漿導管有2~3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墻板為用于組成平面墻體的平板狀墻板或用于轉角施工的直角型墻板,所述直角型墻板為在中間進行彎折后的異形墻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產品設計合理,無復雜連接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解決了現有預制墻板上下連接構架結構復雜、預制時間長、成本高的問題;
豎向連接采用不貫通的榫接形式,通過在兩幅墻板之間設置上下兩道斜面,依靠墻體自重貼緊兩幅墻板,有效避免插入第二幅墻板時兩墻難以緊密連接的問題,保證了墻板之間連接的穩定性;不設置橫向接縫,避免了橫向接縫造成的剛度較大和應力集中問題,設置了接縫注漿導管和墻底注漿導管,用于后注漿工藝,分別進行接縫注漿和墻底注漿,增加增強墻體豎向承載力,保證墻體的穩固程度;相鄰預制墻板榫接處設置止水膠條進行自適應性防水接頭措施,減小基坑開挖過程中突水突泥事故發生幾率,保證接頭的防水功能,通過接縫空腔注漿,進一步加強接頭防水的性能,從而很好的克服了現澆地下連續墻存在采用結構復雜的連接件進行上下連接、對左右連接問題僅采用較普通的榫接或其他連接方式、較少采用其他有效加固方式、墻板之間的連接強度不夠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968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