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烘干爐防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96487.3 | 申請日: | 2014-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07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3/02 | 分類號: | B05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江懷勤;吳蘭柱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烘干 防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烘干爐防爆裝置,特別是應用于汽車涂裝車間。
背景技術
烘干系統是涂裝車間關鍵工序之一。目前國內轎車涂裝線烘干系統主要采用廢氣焚燒爐帶若干煙氣換熱器供熱方式,通過加熱烘干室內循環風來達到烘干工件的目的,熱源為天然氣。
由于廢氣焚燒爐爐膛內溫度達700℃左右,并采用天然氣作為加熱原料,導致烘干系統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加熱系統存在爆炸風險。
為保障烘干系統安全運行,降低設備爆炸風險,做到提前識別并預防危險源,烘干系統的燃燒器設置有一套嚴密的點火程序,并配備有程序控制系統,一旦發生報警立即切斷燃料供給,焚燒爐停止燃燒。
上述安全防爆措施僅限于點火燃燒器和爐膛,后續高溫煙管(500-200℃)的聯動閥門并沒有檢測裝置,無法檢測閥門是否正常工作。一旦閥門控制失靈或發生機械故障,就會導致高溫風管內壓力瞬間增大,發生爆炸。
目前先進轎車線采用п型爐結構形式,通過廢氣焚燒爐燃燒產生高溫煙氣,利用煙氣換熱器加熱循環風,以達到烘干工件目的。
通過廢氣風機將烘干室內的廢氣引至廢氣焚燒爐內,經過700℃左右的高溫燃燒,廢氣可裂解為無污染的小分子物質,最終經過高溫煙管和換熱器與烘干室內的循環風換熱后排至室外。
烘干室溫度調節的關鍵部件是高溫煙管和換熱器之間的連接件-----雙聯動閥門,雙聯動閥門一方連接換熱器,一方設置于相應位置的高溫煙管處,兩個閥門開度成反比,一方開度為0度,另一方即為100%開度,通過程序和機械兩種方式控制。烘干室升溫時,通向換熱器的閥門全部開啟,即煙氣全部經過換熱器之后再向后流通,當溫度升到工藝溫度時,通向換熱器的閥門全部關死,即不給烘干室供熱,高溫煙管上的閥門全部開啟,即煙氣全部向后流通,通至下一個設備。此種結構形式的烘干爐通過上述方式來平衡溫度,以達到烘干爐內溫度恒定的要求。
為確保烘干室加熱裝置安全運行,烘干室設置有一套嚴密的電控程序,發生問題會及時報警,同時切斷燃料供給。同時為防止爐膛內天然氣含量過高,在點火前后會設置前后吹掃,時間不低于2分鐘,以確保爐膛內的燃氣濃度低于爆炸極限。
現有烘干室的安全防爆措施主要是針對燃燒器和爐膛,后續的高溫煙管和換熱器之間并沒有安全防爆裝置。由于高溫煙管內煙氣溫度在500-300℃之間,且煙管內壓力達到幾千帕斯卡,一旦管路不暢通極易發生爆炸。為此急需在高溫煙管上面增加防爆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烘干爐防爆裝置,其包括高溫煙管和雙聯動閥門,且所述雙聯動閥門的進出兩端口分別同所述高溫煙管的上下兩端相連,其中:在所述雙聯動閥門的兩側跨接有壓差開關。
可選的,所述壓差開關連接有壓差讀數儀表,所述雙聯動閥門兩側的壓差信號輸入所述讀數儀表。
可選的,還具有控制儀,所述雙聯動閥門兩側的壓差信號連接到所述控制儀。
可選的,所述控制儀與所述壓差信號無線或有線連接。
可選的,所述壓差開關包括入端和出端,所述入端位于所述雙聯動閥門的進端口和所述高溫煙管的上端之間,所述出端位于所述雙聯動閥門的出端口和所述高溫煙管的下端之間。
可選的,所述壓差開關的入端和出端經8mm的銅管與所述雙聯動閥門相連。
本實用新型通過跨接壓差開關對雙聯動閥門兩側的壓力進行檢測,即對高溫煙管的兩側進行壓力檢測,當壓差超出預定范圍,進行安全動作,防止爆炸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烘的干爐防爆裝置的示意圖。
附圖說明:1高溫煙管,2雙聯動閥門,3壓差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烘干爐防爆裝置,其包括高溫煙管1和雙聯動閥門2,且所述雙聯動閥門2的進出兩端口分別同所述高溫煙管1的上下兩端相連,其中:在所述雙聯動閥門2的兩側跨接有壓差開關3,所述壓差開關控制所述雙聯動閥門的動作。
本實用新型通過跨接壓差開關對雙聯動閥門兩側的壓力進行檢測,即對高溫煙管的兩側進行壓力檢測,當壓差超出預定范圍,進行安全動作,防止爆炸發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當所述雙聯動閥門2兩側的壓差大于預定值時,所述壓差開關3致動所述雙聯動閥門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964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焊絲
- 下一篇:一種礦用可移動救生艙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