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95913.1 | 申請日: | 2014-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55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麒;左仁;吳戈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荷佐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王艾華 |
| 地址: | 710077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外殼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激光振鏡設備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激光振鏡是一種高精度、高速度和高重復性的光學掃描器,廣泛應用于激光材料加工、生物醫療檢測、激光投影與顯示、圖形圖像處理和半導體加工等領域。
激光振鏡要求只能有極低的溫度漂移,其內部絕大部分電子元器件對溫度的影響極為敏感,溫度的變化體現在性能指標上就是明顯的溫度漂移,這是目前激光振鏡使用廠家所不能接受的。而現有的大部分激光振鏡外殼雖然有散熱凹槽,但由于內部電子器件分布的不合理,導致散熱效果不好,為了解決此問題,會引入風冷、水冷等額外部件,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帶來了使用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該結構設計合理,制作方便,操作便捷,能夠有效解決激光振鏡溫度漂移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帶有散熱凹槽的上蓋板,在殼體內部設置有激光振鏡發熱部件,激光振鏡發熱部件與上蓋板貼合設置。
所述激光振鏡發熱部件通過導熱體與上蓋板貼合設置。
所述導熱體與上蓋板之間還包括由導熱硅膠或導熱硅脂構成的導熱層。
所述激光振鏡發熱部件與導熱體之間還設置有絕緣薄膜。
所述激光振鏡發熱部件包括發熱電子元件和驅動電機運動線路中的發熱元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將殼體內部的發熱部件與殼體上蓋板貼合設置,使得發熱部件與帶有散熱凹槽的上蓋板緊密接觸,解決了激光振鏡在工作過程中因為散熱面積小導致振鏡內部溫度過而高產生溫度漂移的問題;該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設計合理,制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在不增加風冷、水冷等設施的情況下就能夠滿足激光快速打標的需求,因而成本比現有的散熱結構低,便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
其中:1為上蓋板;2為導熱體;3為絕緣薄膜;4為發熱電子元件;5為驅動電機運動線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激光振鏡外殼散熱結構,包括殼體,殼體上設置帶有散熱凹槽的上蓋板1,激光振鏡發熱部件設置在殼體內部,激光振鏡發熱部件包括發熱電子元件4和驅動電機運動線路5中的發熱元件,其中,發熱電子元件4水平設置在上蓋板1的下方,驅動電機運動線路5中的發熱元件垂直設置在上蓋板1的下方。殼體內部的激光振鏡發熱部件通過與上蓋板1貼合設置,這樣可以將熱量及時傳導至上蓋板1上,而上蓋板1帶有散熱凹槽,能夠及時地將熱量散發到周圍空氣中,這樣就可以減少振鏡內部的熱量聚集,減小溫度漂移。
在此基礎上,為了防止電子元件與外殼短路,在激光振鏡發熱部件與導熱體2之間還設置有絕緣薄膜3,絕緣薄膜3的厚度很薄,做到既不影響散熱的基礎上,又防止了短路事故的發生。
進一步地,所述激光振鏡發熱部件通過導熱體2與上蓋板1貼合設置,且導熱體2與上蓋板1之間還包括由導熱硅膠或導熱硅脂構成的導熱層,能夠有效地傳導熱量至上蓋板1。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快速散發激光振鏡內部各種發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量,有效減小激光振鏡的溫度漂移,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廣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荷佐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荷佐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959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