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繩帶扣的結構改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95577.0 | 申請日: | 2014-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4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子禎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扣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B11/25 | 分類號: | A44B11/2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繩帶 結構 改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繩帶扣的結構改良,尤指通過于座體的容置槽底部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逃孔,而活動件的基部于容室的相對二側壁面設有可置于逃孔內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凸塊,進而減少本實用新型繩帶扣的高度。
背景技術
現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則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時分別應用于鞋子、袋子、手套或衣物上使用,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繩索穿設于其內,并將繩索二端的頭部穿出,即可利用一扣具為由繩索一端的頭部外徑套入,而使扣具沿繩索外徑表面移動,以方便調整鞋子、袋子、手套或衣物的開口大小使用。
請參閱圖9所示,是為現有繩帶扣的立體分解圖,現今背包大都為以此類型的扣具來使用,現有繩帶扣為包括有按鈕A、座體B及彈簧C所組成,其中按鈕A為呈一階梯狀設計,并于柱身A1上開設有一穿孔A2,且位于穿孔A2下端水平二側處分別延伸有凸塊A3,再于按鈕A底部凸設有固定柱A4,而座體B為具有一中空容置體B1,其中空部位形成有容置槽B2,并于容置槽B2底部凸設有一定位柱B3,且遠離定位柱B3的頂端二側內緣處則分別凸設有導斜面B4,再于中空容置體B1外部開設有相對的透孔B5;另,彈簧C為定位于按鈕A及座體B之間,且彈簧C一端為套設按鈕A的固定柱A4上、另端則套設于座體B的定位柱B3上,由此可將彈簧C收容于座體B的容置槽B2內,而于按壓時,其按鈕A的凸塊A3為沿著座體B內緣頂端所凸出的二導斜面B4處推入,并使穿孔A2與座體B上的二透孔B5相對正后,再將繩索的頭端穿入,以利按鈕A可通過彈簧C所具的彈性復位力來將繩索迫緊固定于穿孔A2及座體B所對應的透孔B5處。
然而,現有繩帶扣是于按鈕A的柱身A1上開設有一穿孔A2,再于按鈕A底部凸設有固定柱A4;而座體B于容置槽B2底部凸設有定位柱B3,又中空容置體B1外部開設有與穿孔A2相對應的透孔B5,以供彈簧C二側分別環套于按鈕A的固定柱A4及座體B的定位柱B3,但此種設計將使得現有繩帶扣于按壓時,因座體B內部的容置槽B2需容納定位柱B3、按鈕A的穿孔A2及固定柱A4的高度,故需增加座體B的高度設計,進而使現有繩帶扣裝設于鞋子、袋子、手套或衣物等時,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是以,如何解決現有繩帶扣高度過高而造成使用者不便的問題,即為從事此行業的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實用新型內容
創作人有鑒于上述的問題與缺點,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慮,并以從事于此行業累積的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可通過座體的逃孔及活動件的凸塊來減少高度的繩帶扣的結構改良。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座體的容置槽底部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逃孔,而活動件于容室周圍壁面頂部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凸塊,進而于實際應用時,通過按壓活動件,以供活動件的各凸塊是分別置于座體的逃孔內,其中,因各逃孔為設置于容置槽底部,固容置槽二側壁面僅需設置穿孔并容納該穿孔的高度,進而減少本實用新型繩帶扣的高度設計,并于本實用新型的繩帶扣裝設于鞋子、袋子、手套或衣物等時,減少對使用者的不便。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繩帶扣的結構改良,包括座體及活動件,其特征在于,其中:
該座體于一側面凹陷形成容置槽,且容置槽底部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逃孔,另于容置槽的相對二側壁面分別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穿孔,又于鄰近二側穿孔的相對二側壁面分別設有定位部,再于容置槽內設有彈性件;
該活動件為收容于座體的容置槽內,并底部形成收容彈性件的容室,再于容室的相對二側壁面分別設有按壓活動件時對正于穿孔的對位孔,另于鄰近二側對位孔的相對二側壁面分別設有卡扣于定位部的扣持部,再于容室周圍壁面的頂部凸設有按壓活動件時置于逃孔的凸塊。
其中該座體的容置槽底部凸設有定位柱,而彈性件為環套于定位柱。
其中該座體的二定位部分別于壁面頂部設有朝容置槽傾斜的導斜面,再分別于二導斜面下方設有卡扣孔,二卡扣孔分別朝容置槽底部連通設有鏤空孔,而活動件的二扣持部分別于壁面頂部凸設有扣合于卡扣孔且對位于鏤空孔的卡扣塊,又二卡扣塊分別于下方形成與導斜面相對應的導引面。
其中該二定位部于二卡扣塊的相對外側分別設有織帶孔。
其中該二扣持部于二卡扣塊的二側邊分別形成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繩帶扣裝設于鞋子、袋子、手套或衣物等時,可減少對使用者的不便。
附圖說明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構造,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扣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扣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955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