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承軸向游隙測量儀夾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95023.0 | 申請日: | 2014-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048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峰;白滿倉;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博普軸承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14 | 分類號: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軸向 游隙 測量儀 夾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制造領域,尤其是一種軸承軸向游隙測量儀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游隙是滾動軸承的重要質量指標,游隙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在生產過程中,有些軸承的軸向游隙是必檢項目。為了保證軸承質量,制造軸承時在軸承套圈與滾動體之間要預留適當的間隙,以防止軸承在運轉中軸承零件出現熱膨脹而影響軸承正常運轉。軸承在高溫下工作,其各零件尺寸都發生了變化,從而影響到軸承的軸向游隙,游隙過小,軸承旋轉時摩擦發熱,運轉中會發生咬死現象;游隙過大,軸承運轉時易發生軸向竄動,且噪音大。在實際使用中游隙將影響到軸承中的負荷分布、振動、噪聲、摩擦力矩和壽命。現有軸向游隙測量儀的夾緊裝置結構設計不合理,會造成測量的結果誤差偏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夾軸向游隙測量儀的夾緊裝置涉及不合理而造成的測量精度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軸承軸向游隙測量儀夾緊裝置,其通過改進夾緊裝置的結構,提高了測量精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下外墊塊與底座為球面連接形式,下外墊塊的下端設計為錐孔面,底座的上部采用球面設計,下導桿與下內墊臺也是球面連接形式;在負荷力的作用下,下外墊塊在底座上可自由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測量時,由于球面接觸形式有自動調心功能,被測軸承外圈在夾緊時完全能與上、下外墊塊接觸,外圈被固定的非常牢固,測量時,不會因內圈在上、下負荷交替作用下使外圈產生位移,保證了游隙測值的準確性。使用改進后的夾緊結構,提高了儀器的測量精度。
附圖說明
圖1?儀器工作原理;
圖2?改進前夾緊裝置的結構;
圖3?改進后夾緊裝置的結構;
圖中1.下負荷杠桿,2.底座,?3.下外墊塊,4.下內墊臺,?5.螺桿,?6.上導桿,7.上負荷杠桿,?8.負荷螺釘,9.凸輪,10.夾緊螺母,11.上外墊塊,12.上內墊臺,13.測量儀表,14.下導桿,15.測量杠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軸向游隙測量儀主要由儀器體、夾緊裝置、增加負荷裝置和測量裝置四部分組成。測量前,首先將被測軸承放在上外墊塊11和下外墊塊3之間,轉動夾緊螺母10,使螺桿5向下移動,帶動上導桿6向下運動,上外墊塊11與螺桿5以螺紋形式連接,上內墊臺12與上導桿6連接,旋動夾緊螺母10過程中可使被測軸承外圈被上外墊塊11和下外墊塊3夾緊,此時被測軸承外圈被固定,下外墊塊11的上部與被測軸承的外圈端面接觸,下部與儀器底座2連接,被測軸承的內圈端面與下導桿14上方的下內墊臺4接觸,下內墊臺4與下導桿14是以球面形式連接。由于球面接觸形式有自動調心功能,可以保證被測軸承在測量時處在最佳狀態。測量時,向左搬負荷G2作用在被測軸承內圈上。在上負荷杠桿7上有可調的負荷螺釘8,通過調整使負荷螺釘8與上導桿6在適當位置接觸,限制上負荷杠桿7的位置,下負荷G2通過下負荷杠桿1作用在下導桿14上,下負荷G2通過下導桿14加負荷給被測軸承內圈,產生向上的下負荷力Q?,使內圈移向一個軸向極限位置,此時,通過測量杠桿15的傳動使測量儀表13反映出來一個數值。再向右搬動凸輪9的手柄,把上負荷G1加上,上負荷G1在上負荷杠桿7的作用下,通過上導桿6作用于被測軸承內圈上,由于下負荷力Q?始終作用于被測軸承內圈上,欲使內圈向下移動,必須使上負荷力大于下負荷力,使上負荷力為2Q?,此時上負荷力抵消下負荷力,所以,被測軸承內圈所受的合力為2Q?-Q?=Q?,使加在被測軸承內圈的上負荷力仍為Q?,滿足了測量軸承的軸向游隙時,加在內圈的向上和向下的軸向負荷力應相等的原則。此時,被測軸承內圈被移向相反的軸向極限位置,測量儀表13又反映出來一個數值。通過上、下負荷的加載,使內圈從一個極限位置移動到另一個極限位置,移動的距離即為軸向游隙。測量儀表13反映出來的兩次測值之差,即為被測軸承的軸向游隙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博普軸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博普軸承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950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