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體冷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9286.0 | 申請日: | 2014-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194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旭軍;陳明;龔洪亮;陳尤;姜有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00 | 分類號: | F28D7/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冷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設備領域,涉及一種氣體冷卻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海綿鈦行業還原蒸餾普遍采用倒“U”型還原蒸餾爐進行生產,在蒸餾過程中,從還原蒸餾爐內進入真空泵腔的氣體熱量大,使泵油快速氧化,導致真空泵的運行時間減少,且真空泵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為了減少進入真空泵腔的熱量,提高真空泵的運行時間,往往在真空泵進氣口前安裝換熱器,減少進入真空泵腔的熱量,進而提高真空泵的使用壽命。
一般的,使用板式換熱器或管式換熱器對進入真空泵腔的氣體進行冷卻;板式換熱器密封易老化,檢修管換周期短,不適合海綿鈦的長周期高溫度生產;管式換熱器效率低,且被冷卻介質流速快,達不到預期效果;同時,二者還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被冷卻的氣體與冷卻水在被一層焊縫或密封介質隔開,長周期運行后,一旦冷焊縫或密封介質疲勞、開裂滲漏,水、水蒸汽將通過氣流管道反流進入還原蒸餾爐內,造成反應器燒穿甚至爆炸的嚴重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冷卻效率高并且使用安全的氣體冷卻器。
一種氣體冷卻器,包括筒體、冷卻管,所述筒體一端設置有分水盤,另一端設置有集水盤;所述冷卻管的兩端穿過筒體分別與分水盤和集水盤連通;所述分水盤上設置有進水口,集水盤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筒體上部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
所述冷卻管的長度大于筒體的長度;
所述冷卻管呈環狀均布于筒體中;
所述相鄰冷卻管之間連接有散熱桿。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筒體上部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被冷卻氣體在筒體的腔體內進行冷卻工作時,若冷卻管破裂,冷卻管中的冷卻液會流入筒體的下部而不會隨氣體進入蒸餾爐內,引發安全事故;
2、由于冷卻管的兩端穿過穿管板分別與分水盤和集水盤連接,并且延長了冷卻管長度,使得冷卻管與分水盤以及集水盤的焊接部裸露在空氣中,一般的,焊接部較為容易發生斷裂,當焊接部斷裂漏液時,不會造成危險并且方便維修;
3、由于冷卻管之間連接有散熱桿,增大氣體與換熱機構的接觸面積,提高了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A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氣體冷卻器,包括筒體4、冷卻管3;所述筒體4一端設置有分水盤2,另一端設置有集水盤5;所述冷卻管3的兩端穿過筒體4分別與分水盤2和集水盤5連通;所述分水盤2上設置有進水口1,集水盤5上設置有出水口6,所述筒體4上部設置有進氣口8和出氣口7;所述冷卻管3的長度大于筒體4的長度;所述冷卻管3呈環狀均布于筒體4中;所述相鄰冷卻3管之間連接有散熱桿9。
使用時,被冷卻氣體由進氣口8進入筒體4中與冷卻管3和散熱桿9接觸,氣體中的熱量由散熱桿9帶入冷卻管3中或者直接由冷卻管3中的冷卻液帶走,被冷卻的氣體通過出氣口7排出筒體4完成氣體的冷卻工作;冷卻液由進水口進入分水盤后分流入冷卻管3中在筒體4中進行冷卻工作,吸收熱量的冷卻液進入集水盤5中由出水口6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92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垃圾收集裝置的底蓋開合機構
- 下一篇:一種氣墊排包機氣道失效的檢測報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