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械式無針注射加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89027.8 | 申請日: | 2014-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66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莫海軍;林志生;邱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5/30 | 分類號: | A61M5/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式 注射 加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無針注射的加壓裝置,屬于醫療產品領域。
背景技術
1.無針注射給藥是利用瞬間產生的高壓高速藥液向動物或人體皮下注射一定劑量的流體,屬于注射器具領域。無針注射是經皮給藥的一種新途徑,與傳統針刺藥物注射相比,無針注射器可以自行注射、操作方便、安全、注射時無疼痛感、注射效率高以及注射后藥物吸收率高的特點,無針注射技術在臨床醫療及家庭保健方面的應用日漸廣泛。
2.一般機械式無針注射器推進裝置是利用壓縮彈簧的高壓彈射作用推動注射器藥管從而噴射出藥液,所需彈簧彈力較大,無法通過手動直接加壓。
3.由于所需高壓及外形重量限制,直接設計和安裝在注射器本體上的機械加壓裝置難以實現,目前尚未有較成型的一種實現方法。
4.傳統的機械式加壓裝置體型較大,結構比較復雜,不便于攜帶和操作。
5.為便于家庭使用,加壓裝置必須保證安全可靠,操作簡便,輕盈易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的機械式無針注射加壓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機械式無針注射加壓裝置,包括底座和上蓋,所述上蓋的后端通過鉸鏈與底座后端相鉸接,
所述底座的中間設置有用于固定無針注射器的安裝槽,所述底座沿兩長邊對稱地設置有兩條槽形導軌,導軌內均設置有可沿導軌往復移動的拉桿,兩根拉桿的后端通過橫桿垂直連接,所述橫桿上設置有可隨拉桿同步前后移動的頂桿;
所述上蓋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加壓操作加壓手柄,所述上蓋的兩長邊則通過鉸鏈分別與兩根連桿的一端活動鉸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位于導軌內且通過鉸鏈分別與所述拉桿的前端相鉸接。
所述上蓋在打開時橫桿及頂桿向后移動,穿過上蓋與底座的兩個鉸接支座的中間位置并伸到底座之外。所述底座后端設置有供頂桿穿過、用于支撐頂桿的通孔,使其在加壓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利用四桿機構實現無針注射器的加壓。同時將加壓機構設計為一個盒子形狀,既可以加壓又可以作為盒子來放置無針注射器,便于攜帶。當上蓋合上時,完成加壓動作。當上蓋打開時拉桿和頂桿退到最大位置,并超出底座,伸到底座之外,其目的是保證加壓裝置的總長度尺寸與注射器長度尺寸基本一致,從而達到結構緊湊的目的。
上蓋的最大轉動角度滿足頂桿的最大移動行程,其最大行程略大于彈簧的最大壓縮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體積小巧,通過設置拉桿、頂桿、連桿等四桿機構實現無針注射器的加壓,安全可靠,操作簡便,輕盈易懂,攜帶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式無針注射器加壓裝置展開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底座及上蓋后端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式無針注射器加壓裝置閉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式無針注射器加壓裝置展開時的側視示意圖。
圖中所示為:1-加壓手柄;2-上蓋;3-連桿;4?-拉桿;5-導軌?;?
6-底座;7-橫桿;8-通孔;9-頂桿;10-安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機械式無針注射加壓裝置,包括底座6和上蓋2,所述上蓋的后端通過鉸鏈與底座6后端相鉸接,
所述底座6的中間設置有用于固定無針注射器的安裝槽10,所述底座6沿兩長邊對稱地設置有兩條槽形導軌5,導軌5內均設置有可沿導軌5往復移動的拉桿4,兩根拉桿4的后端通過橫桿7垂直連接,所述橫桿7上設置有可隨拉桿4同步前后移動的頂桿9;
所述上蓋1的前端設置有用于加壓操作加壓手柄1,所述上蓋1的兩長邊則通過鉸鏈分別與兩根連桿3的一端活動鉸接,所述連桿3的另一端位于導軌5內且通過鉸鏈分別與所述拉桿4的前端相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6后端設置有供頂桿9穿過、用于支撐頂桿9的通孔8,使頂桿9在加壓過程中保持足夠的強度,防止頂桿9彎曲或偏移。
當無針注射器需要加壓時,需先將上蓋2打開到最大位置,這時拉桿4和橫桿7及頂桿9退到最大位置,并伸出底座6之外。這時,頂桿9前端與通孔8平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890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刺棉盒
- 下一篇:一種高效的油橄欖育苗方法





